【付房租給房東不如付給自己】
很多人房子租久了總會想,
與其幫房東繳貸款,
不如繳給自己!
而且繳個 30 年 房子就是自己的。
這個觀念乍看之下很對,
但真的對嗎?
我直接舉例算給你聽,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葉的故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小葉基本資料】
- 職業:國小老師
- 月收入:4.5萬
- 月支出:3萬(交通+餐飲+娛樂+房租)
- 每月可活用現金:1.5萬
小葉租板橋 10000 元的套房,
每月送房東一萬元的小葉,
心中一直很不是滋味,
所以動了想自己買房的念頭。
一次走過房仲,
看到了板橋小套房的廣告,
權狀 14 坪,扣除公設後 10 坪,
價格是 700 萬元。
這時候房子的頭期款要 210 萬(3成),
剩下 490 萬是貸款。
分 20 年還這個 490 萬貸款,
小葉每個月要還銀行大概 2.5 萬元。
其中有一半是還利息(12500),
另外一半是還本金(12500)。
買下房子後,
小葉的人生目標很明確,
就是腳踏實地的養房,
五子登科又破了一關,
父母為他驕傲,朋友也讚聲不斷,
小葉搖身一變成為人生勝利組。
【和我一起突破盲點】
但...真的是這樣嗎?
以下我用四點來理性分析一下。
第一點:失血量
你有沒有發現小明原本只要繳房租 1 萬,
現在每個月光是還銀行利息就要 1.25 萬,
就每月住房"失血量"來說,似乎更慘。
第二點:頭期款的機會成本
頭期款 210 萬哪裡來?
不管是自己存還是和爸媽借,
這些錢難道沒有機會成本嗎?
假設你拿 210 萬去買中華電信的股票,
每一年報酬率 5%,
也就是每年本來可以有 10.5 萬的股息,
平均每個月可拿 8750 元。
但現在這 210 萬就全部壓下去,
無形中每月少賺了 8750 元。
第三點:無形的經濟壓力
對小葉來說,本來繳房租 1 萬,
每月還有 1.5 萬的可運用現金。
但現在每月本利要繳 2.5 萬,
等於小葉必須擠出身上每滴現金。
每個月薪水繳完房貸就乾了,
背後代表的是幾十年經濟的壓力。
這段時間家裡也不能出大事,
否則收入暫停,經濟平衡就會崩垮。
第四點:對房價上漲的錯誤期待
很多人認為房價會越來越漲,
特別是聽過很多長輩的傳奇故事,
心中對買房就會有很高的投資期待,
但你真的有做過房產市場研究嗎?
對於未來台灣房價的困境,
請看我之前的文章:
【租房VS買房 真實比較】
租房的你,
每個月只需付 1 萬租金,
還有 1.5 萬元的餘錢可以運用。
你可以買多一些書,
又或是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甚至上培訓課程提升自己。
買房的你,
每個月要付 2.5 萬的房貸(本+利),
4.5 萬的月薪剛好打平,沒有餘錢,
額且額外要投入 210 萬的頭期款,
導致無法用這筆錢去錢滾錢。
而且對現在的普通上班族來說,
這個決定的背後等同於:
犧牲掉 年輕時大部分的現金流,
犧牲掉 出國旅遊和創業的本金,
過程中的大大小小的犧牲,
長期在繳房貸的人最清楚。
我一個工人朋友,收入 5-6 萬,
在 26 歲時沒想太多,
就是愛家這個想法,
為全家買了一間房子,
但每個月 3 萬的房貸繳完後,
5 年下來也沒辦法存甚麼錢,
近期結婚生子,
財務狀況長期都捉襟見軸。
不禁令人感慨,
究竟是他擁有了房子?
還是房子擁有了他?
【所以大家都不可以買房囉?】
這倒也不是,
我只是不希望大家不經思考的認為:
『買房就是最好的投資』
上面的所有探討,
都只是希望你更理解本質:
『對於自住型的買房行為,
其實就是一種感性需求。』
買一件漂亮的衣服花 3000 元,
在理財上是一個負債,
但在感性上卻能帶來幸福感。
同理,對一般人而言,
買房自住其實是一種負債。
(就理財而言有太多方法比買房好)
但如果你有非常明確的感性需求,
買房對你的意義無限大,
那當然你還是可以做這個決定。
只要記得,
別因買房把自己逼得太緊,
別因為買房犧牲掉你的人生,
那房子依然是很有意義的商品。
我個人的建議是,
房子所吃掉你的月現金流,
不可以超過一半,
最理想是控制在 1/3。
頭款繳了後,
至少要為自己留下安全存款,
也就是半年的家庭生活費。
(有興趣的朋友記得看延伸閱讀)
這麼一來,
在自住的幸福感中,
也不會犧牲過多生活體驗。
今天就先談到這,
我所分享的想法和內容,
也是我個人在結婚後,
面對是否要買房的真實思考點。
希望這邊文章對你有幫助,
歡迎按讚分享 :)
更多書廷的理財好文》
- 小資族、退休族都愛的「定存股」該如何選? 4 步驟帶你挑出優秀定存股!
- 【真實計算】人一輩子 ... 到底要花多少錢?
- 2019年最夯的【階梯存錢法】,這樣做 每個月幫你多存 1 萬元!一起和朋友挑戰存錢意志力!
更多房地產新知,好文推薦給你>>
- 「先別賣!有出價更高的買家!」1 個案例告訴你:房仲說有更好的買主,靠這招判斷 是真是假...
- 頭期款只要 5%,還送你裝潢費!「超額貸款」真有這麼好? 買房一定要注意的推銷手段...
- 別把血汗錢拿去買房子!台灣房市出現「零首付」背後,你該懂的駭人真相...
- 房價下跌誰受惠?比較台灣 40 年物價,揭露年輕人 買不起房的背後原因...
- 「想讓父母有個家」孝女賺 5 萬繳 4 萬被壓垮!一個案例說明:房貸,絕不要超過月薪__成
本文授權自 林書廷
原文標題:買房是儲蓄嗎?四大盲點一次解析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PennyC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