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前陣子我去眼睛針灸,左眼睛腫了起來,
真的提醒大家,不要太常盯著手機跟電腦螢幕,
每看 30 分鐘的螢幕,就一定要看看外面休息一下,
這很重要啊!
回到這次要聊的話題,
2019年 3 月底,放學我拿起手機看新聞,
突然有一則新聞瞬間吸住了我的眼球:
『中華(2204) 擬現金減資 6 成』
還記得 2018年被動元件龍頭廠 國巨(2327) 現金減資嗎?
其實國巨(2327) 從 2013年就開始啟動現金減資案,
連續減 4 年,讓國巨(2327) 從原本股價不到 10 元的雞蛋水餃股,
搖身一變讓它在2018年進入「千元俱樂部」
減資是好還是壞?
所謂「減資」指的是:把流通在市面上的股票數量減少。
減資的方法有很多種,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現金減資」,
也就是股東的股票張數會減少,
但同時也會發還「現金」給股東。
為什麼公司要現金減資呢?有什麼好處?
1. 因現金減資拿到的錢,股東不需要繳稅
裕隆(2201) 是中華(2204) 前 5 大股東,
這次中華(2204) 減資,
裕隆(2201) 預估可以拿到 28億的現金,
而且不用繳稅,小股東一樣不用繳稅。
2. 美化財報
因為股本縮小了,在營運收入不變的情況下,
每股盈餘(EPS) 勢必跟著提高。
中華(2204) 這次減資 6 成,
以2018年2.64元EPS計算,
減資後的EPS會變成 2.64 / (1-0.6)=6.6元!
減資並不是股價的「解藥」
並非所有提出「減資」的公司,股價就可以一飛衝天,
還是要看公司經營者往後的經營狀況,
如果持續看好未來發展趨勢、掌握時機,
並且繼續投入研發與人力,
股價才有機會穩健的往上漲。
否則,即使股本瘦身了、財報美化,
市場也不會接受,
反而會被解讀為「公司是不是沒有前景了?」
乾脆把多的資金還給股東。
中華(2204) 公司體質穩健嗎?
中華(2204) 是臺灣的一家商用汽車製造商,
由裕隆汽車創辦人嚴慶齡於1969年成立,
目前是臺灣第二大車廠。
(圖片來源:Ucar)
從 2010~2018 年的獲利情形來看,
中華(2204)每年都有獲利,
近 4 年年均殖利率都有 5 % 以上,
年均盈餘分配率也有 63%,
體質還算穩健。
(資料來源:CMoney法人決策系統)
國產車市佔面臨「過半危機」
中華(2204) 的下一步是?
隨著進口車與國產車的價差拉近,
進口車 2018 年的市占率來到了 45%!
為因應產業競爭激烈,
2018年 11 月底,中華(2204) 法說會上提出,
2019年將會推動「通路整併與修改計畫」,
並預計在 Q3 推出 商用車Delica 大改款,
以因應 ESC (電子式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即將於2020年1月1日強制標配,
配備及安全性方面也會升級!
Q4 推出 Zinger 與 電動Veryca 車型,
同時也規劃導入進口車型。
預估 2019年四輪成車銷售約5 萬台,
與 2018年旗鼓相當。
至於新車推出後的銷量如何,
就要等市場給予答案了。
中華(2204) 價值評估
還沒減資前,我們先來看一下
中華(2204) 從 2010~2018年的本益比,
去判斷目前股價使否偏貴。
在還沒公佈減資前,3/26 收盤價 24.2元,
以這天的收盤價來說,中華(2204) 的本益比只有 9 倍
3/26 股價在相對便宜範圍。
(資料來源:CMoney法人決策系統)
因為這次中華(2204)是現金減資,
也就是說,如果你持有一張股票,
就可以拿回 6,000元現金,
同時中華(2204)更是放大招,
公布今年擬配息 1.7元,
也就是說,股東們每股可以拿到 7.7元現金!
減資是否有助於股價的推升?
讓我們更進一步探討,「減資是否有助於股價的推升?」
我們以中華(2204) 近 4 季EPS 2.64元推算,
減資後,其EPS會變成 2.64 / (1-0.6) = 6.6元。
再用 6.6元「乘於」平均最高、最低本益比,
就能看出,減資後中華(2204) 的便宜價與昂貴價,
落在 68.4元 ~ 96.8元之間。
若 2019 年新車銷量不錯,
EPS仍與 2018 年一樣有 2 元以上的成績(減資前),
在減資又能拿到 6 元現金的情況下,
目前 20幾元的股價,
當然對市場有極大的吸引力,
也難怪這次減資會對股價推升有幫助!
以上是我對中華(2204) 減資新聞的判斷,
至於現在要不要買,
我的建議是不要追高,
還是會看裕隆集團新掌門人-嚴陳莉蓮,後續會如何經營,
我們也會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