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Cheers雜誌70期
文/劉鳳珍
在升遷的階梯上,你是領先群?還是落後群?
忙忙碌碌、汲汲營營,「35歲要成功!」「為什麼升遷名單沒有我?」
關於升遷與辦公室競爭的種種疑惑,一定要打破的4個迷思,你會更釋懷!
1.升遷一定是在「公平」的條件下,按績效或能力決定的嗎?
不一定。升遷本來就不需要從「公平性」的角度期待。
從員工角度看,不見得會人人心服,
但是從老闆角度看,升遷除了激勵人才外,還有很多意義。例如,政治性考量。
如果一個人始終不聽話或過度膨脹,老闆可能會刻意升另外一個人制衡他。
不過,多數情況下,企業還是把升遷當作人才培育的工具。
2.越來越多人提醒一定要在「35」歲前如何如何,
但升遷真的有「時程表」嗎?這件事操之在我嗎?
事實上,是有時程表。
一般業界在看一個人的資歷時,如果在35歲左右,
沒有任何帶人經驗,似乎有點「岌岌可危」。
相較下,職稱是什麼反倒比較不重要,
因為帶領團隊,即使是3人也好,代表組織對你管理潛力的信賴。
3. 除了專業能力、視野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左右升遷?
「外型」。這條件或許令人跌破眼鏡,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外型,不是只有外貌,更重要的,還包含個人整體談吐與形象。
尤其「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每個企業都非常在乎企業形象,因此高階主管更必須是個溝通高手。
4.向上管理能力好不好,與升遷有沒有絕對關聯?
當然有,300%有關聯。
因為向上管理做得好,能夠讓老闆願意授權、贏得信任,自然會直接影響未來的舞台。
尤其外派到海外分公司的負責人,許多決策鞭長莫及,更需要依靠信賴與授權。
事實上,向上管理也是身為專業經理人必須具備的正向能力。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http://www.cheers.com.tw/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