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reepik)
在台北打拼多年的小林,
最近終於打算定下來,和交往多年的女友步入禮堂;
兩人也看好在林口的一處新社區購屋,
與賣方談妥1500萬元的房價。
小林與女友到銀行申辦貸款時,
房貸專員卻向小林介紹房貸壽險,
小林和女友一臉疑惑,房貸也有壽險嗎?
風險轉移 債不留後代
事實上,房貸壽險的觀念在歐洲已經相當普遍。
以法國為例,有九成的房貸借款人會購買房貸壽險;
但在台灣,有95%的人在買房時會向銀行申請貸款,
卻不到30%的人會申購房貸壽險。
在多數案例中,
屋主因意外或疾病身故,房貸尚未還清,
面臨一家之主遭逢變故,
導致家庭收入中斷,無法支應日常生活開銷,
也沒有辦法繼續償還積欠的房貸,
房子因為還不出房貸遭到法院拍賣,
造成全家無處可去的窘境。
尤其近幾年房價高漲,
許多購屋族申請房貸的金額往往超過千萬元,
這可說是許多房貸族一生中背負最龐大的債務,
但卻往往忽視其中的風險,
不僅負擔壓力大,也讓家庭財務風險跟著升溫。
什麼是房貸壽險?
簡單來說就是幫房貸做了風險移轉,
保護資產的同時也擁有人身保障,
把萬一還不出房貸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萬一房貸借款人因病或意外身故,
房貸壽險就會發揮其效用,保全房屋資產。
以上述的例子來說,如果小林是貸款者,
萬一他不幸因疾病或意外身故,
沒辦法再繼續繳房貸,
沉重的壓力就會落在太太及小孩身上;
但若是小林在貸款時就有規劃房貸壽險,
壽險賠付款就會優先清償房貸,以免房子落入被法拍,
此外,如果太太是保險契約受益人,有剩餘的款項就可以留給太太自由運用。
再者,若小林希望日後與太太有小孩,
等孩子成年後,也能將房子轉移給下一代,
讓孩子的生活有保障,
就更應該正視房貸背後的風險。
辛辛苦苦賺錢買房,
倘若因為小林夫妻倆無法償還貸款,
讓房貸成了小孩的負擔,變成債留子孫,
就壞了小林原本的好意了,
也讓連先前繳的頭期款都成了一場空。
(圖片來源:Freepik)
優先償還 真正專款專用
房貸壽險與一般定期壽險都有風險管理的概念,
但兩者哪裡不同?
房貸壽險在設計理念上就有所不同,
當中的身故保險金會優先償還房貸,
發揮專款專用的特性,真正做到留愛不留債。
若保戶身故,
受益人拿到保險理賠金不見得會優先拿來付清房貸餘額,
有可能因為受益人對此筆理賠金另有他用,
房貸最後還是沒有清償。
雖有保險理賠金,但房子最後還是落入法拍一途。
在保障內容方面,
房貸壽險除了有身故、完全失能保險金等基本給付之外,
為強化客戶的人身保障,許多商品也提供多方面的給付項目,
例如,安達人壽的房貸壽險,
針對不論是疾病或意外所造成的一至六級失能,
提供失能扶助保險金,可以暫時彌補收入中斷問題;
且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意外身故,或重大燒燙傷都有額外給付,
讓保障面更廣泛。
如果小林因疾病或意外而導致失能,
該保單也能依據保單條款中失能等級提供失能扶助金,
讓小林在可能無法工作的狀態下,
擁有一筆保險金可以運用,
同時主契約的壽險保障依然存在。
針對保險給付型態,安達人壽建議,
年輕購屋族可選擇遞減型房貸壽險,以減輕保費負擔;
對於收入較高且家庭責任重者,則可採平準型房貸壽險,
除了可繳清房貸,還可將剩餘金額作為安家費用,
為家人構建完善無憂的生活保障。
針對房貸做好風險轉嫁,
才能真正做到留愛不留債,
不僅保障自己和努力多年的資產,
更留給家人一個安心又安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