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孩子3~4歲上了幼稚園之後,
一下就要獨自面對很多的事情,
為人父母的總是擔心孩子
在學校的大環境裡,
一不小心受到欺負。
放學回到家,想要問問孩子情況,
可是不管寶爸寶媽、
爺爺奶奶如何輪番的問,
孩子都是閉口不提學校的情況,
整的一家人憂心忡忡。
家長想要知道孩子
在幼稚園有沒有被欺負,
這5個問題,一問便知。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要想知道自己的寶寶
在幼稚園裡過的好不好,
除了跟教師建立
良好的溝通關係以外,
更重要的是和你的寶寶的溝通,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完全
通過與老師的溝通來瞭解孩子們
在幼稚園的狀態,
所謂的和寶寶溝通當然不是問那種
「你今天中午吃的好不好啊?」
這種無效問題,
這種問題通常孩子會回答:「好」。
家長要這樣問!
想知道孩子
在學校的情況:
「寶寶,如果咱們給老師打電話,
你猜猜看,她會說什麼事情呢?」
3~4歲的孩子是最純真的年紀,
不懂得隱藏自己,
所以寶爸寶媽不難發現,
當你問到孩子發生的事情時,
他會下意識的躲避
或者是開心分享,
家長從而能從孩子的態度中
得知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
想知道孩子
在學校有沒有被欺負:
「寶寶,如果你現在是大英雄、
超人或者是奧特曼,
你最想消滅的是班裡的
哪位小朋友,為什麼選他?」
每一個孩子心中都住著一個
或者是N個大英雄,
在他們的心中大英雄就無所不能。
因此,當把他變身為大英雄時,
他似乎感覺自己被賦予了英雄的力量,
因此,有想要把自己內心
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情,
說出來和做出來,
這就是激發了他的鬥志,
他可能隨口就說出
「我最想消滅的是某某某,
因為他搶我玩具,
或者是他推我……」
這也就問出了孩子在學校
與其他小朋友有沒有發生矛盾,
為什麼發生矛盾等問題。
想知道老師的教學方式
「寶寶,今天你在幼稚園
聽見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孩子在聽見這樣的問題的時候,
如果隨口就來「立正,一二」
還說「吃飯前,要洗小手」等這樣的話,
說明孩子學到了規矩,
也瞭解到孩子可以融入大環境。
反之,如果孩子放學回家,
當聽到這些問話之後說
「媽媽,我可不可以不去幼稚園」
「我覺得幼稚園沒意思」
「我犯錯誤了,同學們笑話我了」
像這樣類似的情況
如果經常發生的話,
家長就要和老師及時的去溝通,
否則長此以往,
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甚至自卑,這對於孩子
的健康發育來說很不利。
想知道孩子
在學校的體驗如何
「寶寶,你們幼稚園可真大,
你在這麼大的幼稚園裡
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當家長誇讚他的學校很大的時候,
他就會特別的自豪和驕傲,
「看,我的學校大吧」
「我的幼稚園是不是很漂亮」,
當問到有趣的事情,
他就會快速的搜索自己的記憶
「午睡的時候,xxx尿床了」
「我同學吃飯的時候米飯沾到臉上了」
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有趣的事情,
寶爸寶媽可以從他的言語中
瞭解學校的情況。
想知道孩子在學校
過的開心與否
「寶寶,你今天在幼稚園
過的開心嗎?為什麼這麼開心呢?」
聽到這樣的問話,
大多數孩子都能第一時間反應
「我開心」或者是「我不開心」,
從而反應出孩子自己內心深處的
開心或者是不開心。
如果是下意識的
躲避問題,躲避分享,
可能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過的不開心;如果是積極大聲分享
自己在學校的點滴情況,
說明過的還不錯,
寶爸寶媽儘管放心。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