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蘇珊.佛沃, 唐娜‧費瑟
如果你們有孩子,請特別注意:
和騙子共同生活,
將會對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
就像對妳那樣。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言教不如身教
若妳在實際行動上貶抑誠信的價值,
妳的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言教不如身教,
妳可以告訴小孩無論如何
都要說實話,不可以撒謊,
但是當孩子們看到妳為了說謊的男人,
不惜捏造各種理由、合理化其行為,
並為他掩護時,
就不難發現妳的真實立場了。
讓我舉例說明這個意思。
因為寶拉從小就看著
自己的母親遭謊言虐待,
年復一年。她親眼見到母親
成為不幸婚姻的受害者,
在宗教的制約和家庭的侷限下
變得麻木不仁,
卻無計可施。妳知道嗎?
寶拉的父母就是凱若和肯恩,
我眼睜睜地看著兩代女性嫁給騙徒。
凱若沒對寶拉說過:
「如果妳丈夫說謊,沒關係,
忍耐一下就過去了。」她不必這麼講,
因為她的行為已對女兒
清楚而準確地傳達出這個訊息。
這就是凱若留給寶貝女兒的資產。
她鍾愛女兒,
一心想要保護女兒,
天底下的母親沒有不為女兒好的,
凱若卻做了最壞的示範:
她逆來順受、
懦弱被動的病態表現,
深植於女兒心中。
所幸在本書的第二部,
事情有了轉機,妳們將看到
這種惡性循環終於被打破了。
錯誤的示範
隨著孩子的成長,
妳的另一半仍然持續不斷地說謊,
孩子們可能受到的影響是妳無法想像的。
有的父親可能會當面要求子女為他守密,
不讓子女在不屬於他們的戲碼中軋上一角。
的確就有來自這種充滿祕密
與謊言的家庭的個案指出,
她們的父親真的把自己的風流韻事抖出來。
身為女兒的她們常聽到這種話:
.「別告訴妳媽,這會要了她的命。」
.「別告訴妳媽,這會毀了這個家。」
.「別告訴妳媽,因為她很可能會離開我,
這麼一來,妳們就永遠見不到我了。」
強迫不懂事的孩子守口如瓶,
片面效忠於一方,
這種壓力未免太大了。
從某個角度來看,
這就和亂倫沒兩樣──
做爸爸的竟然讓孩子扮演
一個無論在心智或感情,
她都完全無法理解的角色,
硬要孩子三緘其口,
為保持家庭的完整負責;
假如她不照辦,就會大難臨頭,
而且家庭一旦破碎了全都是她的錯。
強迫孩子為說謊的父親護航,
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困擾。
蘿莉的父親也許無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也不覺得有罪惡感,
但是被迫捲入這場騙局的蘿莉卻不然。
她在長大後,會認為自己無權
與說謊的男人相抗衡,
萬一遇到了,最好的辦法
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告訴蘿莉,若她想擺脫
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模式,
就不可以再對謊言如此寬容了。
在人際關係上,妳是孩子的啟蒙者,
也是最重要的導師。
如果妳為了製造
家庭穩定的假象,
繼續接受伴侶的謊言,
請特別注意連帶產生的後遺症:
妳的下一代也會對
說謊的行為具有高度的包容力。
本文摘自《為什麼他說謊,卻毫無罪惡感》
作者: 蘇珊.佛沃, 唐娜‧費瑟
出版社:寶瓶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