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弒親偷錢!失業父親泣訴:你花的錢是帶血的,是老爸拿命換來的!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8-11-08 10:32
  • 更新:2020-09-24 18:20

留學生弒親偷錢!失業父親泣訴:你花的錢是帶血的,是老爸拿命換來的!

 

這幾天,

一則泰國的公益影片在網路上紅了起來。

 

影片的主人公叫做芭作,

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

他有一個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母親。

為了照顧好母親,

芭作每天都會將母親帶去學校上課,

並將她安置在教室的最後一排。

可這卻讓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們常常在上課的時候分神。

對此,家長們頗有微詞:

“這是學校,又不是他家。”

“就是啊,學生們怎麼可能集中精神學習呢?”

“其實可以請個保姆幫忙照看,比每天這樣好的多了。”

“我正琢磨讓我家孩子轉到別的學校去。”

 

很快,校長就找到了芭作,

希望他鄭重的考慮這件事,

並善意地向他提議,

為他的母親尋找專人照顧,

免去他的後顧之憂。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可這一提議卻遭到了芭作的拒絕。

在他的心裡,是母親給予了他生命,

現在她老了,也只有他了,

他不能也不放心將母親教給別人來照顧。

而在這個時候,短片進入了高潮,

在芭作和校長談話的時候,

芭作的母親走失了。

聽見老師急切的呼喊聲,

學生們也自覺地組織起來尋找老奶奶。

這時候家長們發現,

芭作對母親的悉心照顧,

在潛移默化之中,已經影響了孩子們,

讓他們學會感恩父母的愛。

 

他們會感謝母親的辛勞,對母親說:

“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給你開車。”

也會在放學後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楊占禹在他的《時光錄》中寫到:

“ 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淨的感情了,

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

感恩是一個社會良知的底線,

如果我們失去了對父母最起碼的感恩,

那麼這個世界最終會被麻木吞噬。

 

 

父母等著孩子感恩的時候,

孩子卻在等著父母道歉

記得那個幾年前在機場弒母的留學生汪佳晶嗎?

留學多年,一朝歸國,

面對前來接機的母親,

他沒有充滿感激的上前擁抱她,

而是拿出攜帶的兩把尖刀刺了母親九刀。

在日本留學的五年,

這個24歲的大男生,

生活費和學費靠的都是母親每月7000元的收入來支付。

即便這樣,

也不見汪佳晶心疼母親掙錢不易,

他花錢一向大手大腳,

每年的學費和日常開支高達四十萬元,

經常呼朋喚友去一些高檔區域消費,

每次消費更是逾萬元。

就是這樣一個兒子,

汪媽媽還是傾盡所有想給他最好的,

兒子一伸手,她就四處籌錢給兒子寄過去。

本該是自食其力的年紀,

汪佳晶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母親提供的物質生活,

當母親再也拿不出錢時,

他也沒有體諒母親的不易,

滿懷著對母親的怨恨,

持刀相向,發洩自己的不滿。

被捕之後,記者去採訪他,

說起持刀刺母親的事,他輕描淡寫地說:

“我就是覺得母親是在騙我,不是沒有錢。

我很氣憤,就一下子爆發出來了... ...”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

即便父母為他付出的再多,

在他的眼裡,也不過是常態,

一旦這種常態被打破,

心中的怨恨就會吞噬他。

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那根名為“愛”的繩子,

在怨恨的侵蝕下,時刻處在崩潰的邊緣。

莎士比亞在他的《李爾王》中寫道:

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世上最可悲的,

莫過於父母等著孩子感恩的時候,

孩子卻在等著父母道歉。

 

 

沒有良知、不懂感恩,

又能指望他為社會做什麼?

今年1月份,

成都的柴先生用“一個失業父親等待女兒歸”的名字

在網絡上發布了一條微博,

說女兒將自己320萬的積蓄全部轉走,

並拉黑了家人。

 

柴先生的女兒今年18歲,

成績優異的她一直以來都是爸爸的心頭寶。

與前妻離婚之後,

柴先生深深地覺得虧欠了女兒,

對女兒的要求總是百依百順,

在物質上更是盡可能的滿足她。

2017年年底,

女兒取得了去加拿大留學的機會,

柴先生很高興,

他以女兒的名義辦了一張銀行卡,

並告訴女兒:

“我往這張卡裡存了320萬,

以後每個月都會給你轉錢。”

前腳剛把女兒送去了加拿大,

後腳柴先生就發現家裡銀行卡不見了。

積蓄被洗劫一空的柴先生,生活難以為繼。

他在微信上苦苦哀求女兒:

“如果你不把錢退回來我只有死,

你花的錢是帶血的錢,是老爸拿命換來的。”

 

女兒不理,直接拉黑了他。

拿著從父親那裡偷走的錢,

柴先生的女兒並沒有去學校報到,

而是在加拿大享受高檔餐廳,

在朋友圈裡炫耀名牌包包。

這個被慣壞的孩子,喝著父母的血,

卻心安理得的享受高級的生活。

俞敏洪曾說:

“大把花著父母的錢,只懂自己的快樂,

不懂父母的辛酸,不捨得為親情付出一分一毫,

那麼你已經全無良知了。”

一個沒有良知,不懂感恩的人,

又能指望他為這個社會做什麼呢?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生養之恩,是世上最大恩情

知乎上面有一個這樣的問題:

出身在四線城市,

父母不能給你事業帶來任何幫助,

你還心存感恩嗎?

作家張佳瑋受邀在下面回答道:

“父母把你拉扯大,沒病沒災沒遺傳病,

沒脫手從大悅城把你扔下去,

也沒在車裡悶死熱死,

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來滿足你,

也沒什麼自己遺留問題來連累你,

真就夠美了。配得上感恩戴德。”

天下的父母往往活著活著就把自己丟了,

任自己在這塵世間如何掙扎,

卻都還是墊著腳,

拼命的想讓孩子去看看世界的美好。

可是父母也是凡人,

你以為的無所不能不過是幻想,

他們沒有道理負責你的人生。

 

詩經中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生養之恩,是這世上最大的恩情。

世間的孩子,

成人的第一步就應該是明白父母的不易,

感恩他們的付出。

不懂感恩的孩子,

再優秀也沒有用,

只是個“優秀”的白眼狼。

 

 

或許你還想看,更多親子教育好文:

 

 

(文章來源 洞見)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Kaedy)

(圖/shutterstock)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