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撰文:張國蓮
台灣股票型 ETF
種類與特色
目前台灣掛牌的科技股票型 ETF 共 5 檔,
包括 2 檔台灣科技股 ETF、1 檔美國那斯達克 ETF、
1 檔鎖定台灣與韓國科技的 ETF,
以及 1 檔以 AI 與機器人為主的主題式科技 ETF。
科技股票型 ETF 主要跟隨所追蹤指數,
如台灣 2 檔電子股 ETF,
分別追蹤台灣資訊科技指數與上市電子類指數。
上市電子類指數包含所有電子類股,範圍廣;
台灣資訊科技指數是
從台灣 50 指數與台灣中型 100 指數成分股中,
選擇依 FTSE 全球產業分類系統中,
產業類別為科技類之公司,
範圍相對較窄,成分股偏向中大型企業。
再以那斯達克 ETF 為例,
富邦 Nasdaq ETF 基金經理楊貽寧指出,
那斯達克成分股,
通常是最上游與最下游,
且種類比較分散、多元,
多是全球創新龍頭,
特性是與經濟景氣連動性高,
當景氣好、民眾消費力高時,企業獲利就好;
反之,就受到不利影響。
這類 ETF的機會與風險
全球科技股價因中美貿易戰而震盪加劇,
預期
1.中美貿易戰會持續僵持下去,
2.美國期中選舉後,
耶誕節與年底接續而來,
年底前中美貿易戰將不會有太大動作。
因此,科技股價有機會回歸基本面,
啟動第 4 季財報行情。
風險主要有2:
1.是美國升息步伐若突然加快,
代表通膨壓力大增,
此將影響美國基本面無虞看法;
2.是中美貿易戰的後續影響。
投資建議
看好科技產業前景,
且對某些特定產業、主題有特別偏好,
就可以投資相關的 ETF,
國泰投信量化投資部資深基金經理蘇鼎宇建議,
成長初期產業不確定性高,
最好定期定額來降低風險。
本文及圖片皆由 Money 錢 134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