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92.5% 的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存在價值」,父母的 這句話 是元兇!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 2018-10-30 11:52
  • 更新:2018-10-30 17:40

研究顯示:92.5% 的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存在價值」,父母的 這句話 是元兇!

(圖/shutterstock)

 

作者: 船津徹

 

九十二%的高中生認為

「自己沒有存在價值」

財團法人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

針對日本、韓國、中國與美國的高中生,

進行了一項思想調查。

這項調查要看有多少比例的高中生,

對於「我是一個有存在價值的人」

這個問題會回答「YES」。

得到的結果是日本七.五%、

韓國二十.二%、

中國四十二.二%、美國五十七.二%。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高達 92.5%的日本高中生

認為「我沒有存在價值」

日本人總是特別謙虛,

所以多少需要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結果,

即使如此,回答「我有存在價值」的日本高中生

卻只有七.五%。

反過來說,

也就表示有高達九十二.五%的日本高中生

認為「我沒有存在價值」。

日本的孩子光是和其他亞洲國家相比,

就明顯有自尊過低的情況。

 

所謂的自尊,

指的是給自己恰如其分的肯定,

像是對自己抱有良好的印象、喜歡自己等。

不光是好的部分,

包括自己不好的部分也一併接受,

能夠肯定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狀態便稱為高自尊。

低自尊的人

總是記著過去遭遇過的問題和不愉快的經驗。

假如一個人沒有在孩提時期培養出足夠的自尊,

就會形成消極的態度,

難以描繪出未來的夢想,

無法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太過在意周遭目光的教養方式,

會摧毀孩子的自尊

我長年下來看了世界各國的教養方式,

不得不說日本孩子低自尊的原因

在於從小被父母教導不要影響到別人,

和父母在教養上過度在意他人眼光。

 

日本一家教育公司對日本、韓國、

中國與台灣的媽媽進行過一項調查,

詢問這些媽媽對自己小孩的未來期許,

而回答「希望我的小孩不要給人添麻煩」的比例,

分別是日本七十一%、

韓國二十四.七%、

中國四.九%、台灣二十五%。

日本高達七十一%,

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數字。

日本人將團體中的配合度看得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這在世界各國的人看來

簡直是太過在意別人眼光了。

就現在的狀態來說,

日本人已經完全是不會給人添麻煩的國民了,

真的可以再有自信一點。

 

 

父母總是用禁止的語氣

會讓孩子無法肯定自己

舉個例子,

我們有時會在百貨公司裡

看到有媽媽追在孩子後面跑,

嘴裡不斷喊著「不可以摸!」

「不要跑去那裡!」

從小孩的角度來看,

百貨公司裡充滿了前所未見、

充滿魅力的東西。

看到這樣的東西時想去摸一摸,

可說是人之常情。

但是,做媽媽的卻會不斷監視小孩的一舉一動,

告訴孩子「不要給這家店添麻煩」

「不要影響到旁邊的人」。

不要摸、不要去那邊、

也不要去另一邊、不要跑—

假如父母不斷對小孩使用禁止的言詞,

孩子便無法產生自我肯定感。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事實上,日本父母往往在任何方面

都會因為過度在意別人眼光,

而嚴格控制孩子的行動。

例如:為了避免影響到別人

而拚命壓低聲音跟孩子說話,

強制要孩子乖乖坐在椅子上不動等。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尊,

就應該接受孩子的真實樣貌

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比方說,想要到處跑來跑去

是大部分男孩子自然的渴望,

要是這時父母限制他說「不要跑!」

他就會感覺到自己被否定了。

 

守護孩子的自尊是父母的工作

我的意思並不是要各位放任小孩不管。

而是希望大人們對於孩子自發性的行動,

能用更加寬鬆的態度在一旁默默守護。

真要說起來,

小孩本來就是在給周圍添麻煩的情況下成長的。

因為小孩還不知道

這個世界上的規範和常規,

所以會搞砸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

透過搞砸事情而學習控制自己的行動。

 

一樣是停止跑跳,

被父母斥責不要跑之後,

心不甘情不願的停止到處奔跑,

和破壞了一堆物品、

跌倒嘗到疼痛的滋味而停止奔跑,

這兩種情況下,

孩子自尊的發展情形是不一樣的。

 

 

 

換種方法告訴孩子

才能不傷害自尊

如果你的小孩總是到處跑來跑去,

請你對他說:

「雖然大家都說你很粗魯,

但是媽媽(爸爸)覺得你這麼有活力真的很棒。

我好喜歡充滿活力的你唷!」

接著,再告訴他:

「可是啊,有些地方可以跑,

有些地方不可以跑喔!」

請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對孩子說「不要跑!」

如果你能好好向孩子說明,

便可以讓孩子保有自尊,

又能讓他們學會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動。

「不管怎樣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我絕對不會否定你」

「我好愛這樣的你」,

請多對孩子傳達出這些愛的訊息,

讓孩子感受到你接受他最真實的一面。

 

這麼一來,

孩子便能用肯定的方式看待自己、喜歡自己。

自尊是「挑戰精神」「樂觀」

「重新振作的力量」的源頭,

而在一個變化快速的時代裡,

這些特質永遠適用。

 

若孩子無法重視自己

就沒辦法重視別人

雖然謙虛是種美德,

而認為驕傲和自我意識過剩是不好的。

不過,要是孩子無法喜歡自己,

就沒辦法好好重視自己,

也沒辦法好好重視別人。

 

尤其是在接下來競爭激烈的社會裡,

小孩如果自我意識過剩反而剛剛好。

運動員、上班族、經營者、音樂人士……

不管是怎樣的工作,

一定都充滿著無數的考驗,

競爭越激烈自信就越容易瓦解。

父母平時經常對孩子說

「你非常重要」「你很珍貴」

「你只要保有你真正的樣子就好了」

這類愛的話語,

會成為孩子面對重大挫折時內心的支柱。

父母若能抱著就算孩子失敗、

就算有缺點、就算惹出麻煩,

「我也絕對不會放棄你」的心態,

就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

總是在意周遭的眼光、

不斷對孩子說「不行!不行!」

拿自己的小孩和其他小孩做比較,

這些教養方法絕對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本文摘自《世界標準教養法》

作者: 船津徹  / 譯者: 邱心柔 /出版社:方智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