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關係,是我們相愛不累,久處不厭!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09-10 18:15
  • 更新:2018-09-28 23:16

好的關係,是我們相愛不累,久處不厭!

(圖/shutterstock)

 

“我覺得你最好能找到一個人,

他愛你本來的樣子,

不管好脾氣壞脾氣,

醜也好漂亮也罷,

那個對的人,一定會覺得,

你的屁股裡也能放射出陽光。”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婚姻裡,彼此包容體諒故為重要

但也不要瞎愛一場

印象深刻的電影《朱諾》

裡有這樣一句台詞:

台灣“第一狂”李敖和台灣“第一美人

”胡因夢的婚姻起初讓人心生羨慕。

但這段著名婚姻只維持了115天,

1980年8月28日,李敖和胡因夢簽了離婚協議,

到頭來讓人艷羨的婚姻卻成了一場鬧劇。

據說源於這場婚姻太過倉促,

彼此都沒有見過對方最真實的樣子。

在同住一個屋簷下,偶像光環褪去後,

再懷才的才子和再美的美人也都變成了

需要吃喝拉撒的俗物,這讓彼此都感到無法接受。

關於兩人的婚姻,還有個流傳頗廣的“便秘梗”。

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記者問李敖:

“胡因夢那麼美,對你又那麼痴心,

為什麼你捨得離棄她?”

當時李敖回答: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

有一天,我無意推開沒有反鎖的衛生間的門,

見蹲在馬桶上的她因為便秘滿臉憋得通紅,

實在太不堪了。

甚至還將這一段寫進了書裡,

大字一行:

“美人如廁,與常人無異”。

後來,很多記者藉李敖的話嘲弄胡因夢,

胡因夢卻淡然一笑:

“同一個屋簷下,是沒有真正美人的。”

就像在一段關係中,兩人同住一個屋簷下,

低頭不見抬頭見,不可能時時都要警醒,

也不可能時時保持自己最完美的一面,

表現出對方心中夢想的模樣。

事實上一段舒服的關係裡,

我們更想釋放真實的自己,

將在外面不能表現的自己展現出來,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你真實的面目,

不能接受不一樣的你,

真那麼這樣的愛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一個人真的愛我,

就應該無條件地接納一個真實的我,

就像電影《朱諾》裡的一句對白,

你所愛之人應該

“loves you for exactly what you are”。

 

好的關係,是我們相愛,

但也能做好自己。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二十八歲未成年》,

看完之後,引起了我對一段好的關係的思考。

倪妮飾演的涼夏是一個二十八歲的輕熟女,

為了男友,她放棄了畫畫;為了男友,

她放棄了出國留學;為了男友,

她甚至不去工作,一心一意做他身後的女人。

為了這段所謂的關係,她失去了自己,

可是霍建華飾演的她男朋友

茅亮卻在日復一日的枯燥中,

對她失去了興趣。

然而回到十七歲的涼夏真的很不一樣,

熱愛畫畫,瀟灑肆意,任性的做自己就好。

和二十八歲循規蹈矩的涼夏

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十七歲的她愛憎分明,

鬼靈精怪,喜歡做一切瘋狂的事情,

就像是一團烈火在燃燒。

電影當然是美好的,

小涼夏的出現幫助大涼夏一點點

回憶起從前的自己,讓她想起曾經的夢想,

找到了曾經丟失的美好,

做回了最初的自己。影片的結束,

涼夏重新獲得事業的成功,舉行了畫展,

完成了她十七歲的夢想,

成為一名畫家,當然她也得到了

她想要的關係,她男朋友又再次愛上了

這個有著自我的涼夏。

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如果一段關係中,

只是一味的迎合對方,

滿足對方的需求而

丟失了自我,

那麼這段關係也很難長久。

好的關係,是我們相愛,

但也能在各自的世界裡做好自己。

好的關係,應該是兩個靈魂的共同認知,

而並非是一顆心,去迎合另一顆心,

從而來博得認同。

 

 

一份愛情讓你小心翼翼,

那終究你會失去它。

週末參加親密關係主題的書友會時,

有個書友問了一個問題:

我一直認為親密關係就是那種少有的,

兩個人可以彼此信任的安全地帶,

是可以讓人盡情放鬆的一種關係。

所以我覺得自己應該在這段關係中把所有最真實的、

不夠完美的一面表現出來,

而不是為了給對方留一個完美的印象而偽裝自己。

但對方卻覺得這讓他倍感壓力。

難道我們應該在愛人面前隱藏和偽裝麼?

你們呢?感覺你們結婚十幾年還猶如熱戀般,

是怎麼做到的?

聽完後有人說:“如果一段關係裡,

那個他愛的是偽裝後的完美的你,

那麼他愛的應該只是他夢想的人,

不是真實的你,畢竟我們不可能讓

自己偽裝一輩子。”

就像情感專家蘇岑所說:

如果一份愛情讓

你變得小心翼翼,那終究你會失去它。

太小心的去愛一個人,會漸漸失去自己。

當一份愛情讓你不自覺的

變成沒心沒肺,

它或許不是最完美的,

卻一定是最長久的。

你不會擔心失去,因為你深信不疑:

他一定不會離開。

真正對的人,

會讓你回到最真實的自己。

一段好的關係,

是能做回真實的自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即使自己懶也不需要假裝自己很勤快,

因為那是真實的你,不需要用盡力氣得到他的認可。

我想其實你也知道,那些需要你想盡辦法去討好的關係,

大多時候都不會撐得太久。

《歡樂頌2》裡有句台詞說的:

一段好的關係,

是應該讓自己活得自在,

而不是在對方面前

偽裝成另外一個人。

這就像王爾德說過的一樣:

“要是一個人吸引我,她無論選擇什麼方式表達自己,

對我來說都很可愛。”

 

一段好的關係裡,

雙方都要很坦誠

最近看了《新相親時代》,

印象深刻的是4號家庭,

作為一個相親節目的女嘉賓,

年紀小,才22歲,大長腿,長得也好看,

肖瑞含這姑娘絕對是佔優勢的。

但是父母在介紹她時,總將自己女兒的缺點

先說出來,比如自己女兒又懶又不做家務,還任性。

而在男嘉賓家里人“強行”反選她的時候,

她的表達真的是任性率真。

因為男嘉賓家里人認為她在家裡是作為姐姐,

所以應該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

但是肖瑞含卻直言自己是自私的孩子,

自己的確如父母所說是任性、缺點多多。

雖然男嘉賓也是自己喜歡的溫柔暖男,

但是考慮到對方一開始並沒有接受自己的缺點

而把燈滅掉了,所以最後她還是選擇放棄。

其實她父母以詼諧的方式將她的缺點先告訴男嘉賓,

如果男嘉賓依然選擇她,那麼表明男嘉賓是真的愛她,

如果男嘉賓不選擇她,

這樣也會省的女兒浪費時間和不合適的人相處。

就像書友所問的問題,

如果我們將真實的自己,

不完美的自己給對方看時,

對方可能會感覺不可接受或倍感壓力。

這其實是對方不曾接納我們,不能欣賞我們,

以至於他們不能忍受我們的缺點,

歸根結底他愛的還是

偽裝後的那個不真實的你。

然而一段好的關係裡,雙方都要很坦誠,

否則,假裝是遲早要被拆穿的。

也就是說好的關係,是相處不累的。

那個可以讓你卸下偽裝,忘掉心機的人,

才值得你相處一生。

主持人孟非說了一句話,深以為然。

他說:如果在一段關係開始之前,

我們就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

將你的缺點也展示出來,

如果他真的愛你,缺點也不是問題,

反而這樣以後出現的優點就是驚喜。

然而如果一開始我們就偽裝,將自己最完美的

一面展現出來,將自己的缺點掩蓋起來,

那麼即使在一起,以後會是沒出現一個

缺點就會減分,到最後關係也會漸行漸遠。

武志紅說過一句話:

“每個生命能更好地成為自己,

而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真實的自己,

就是最好的自己。”

其實在一段好的關係裡,

是我們都能成為自己,

都能做真實的自己。

好的關係,是能使我們都能

成為最好的自己。

 

(文章來源)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