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越大的人,脾氣越小! 4 個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08-23 14:24
  • 更新:2018-09-04 10:55

本事越大的人,脾氣越小! 4 個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圖/shutterstock)

 

為什麼對陌生人小心翼翼?

對越親近的人越容易發脾氣?

有沒有發現,

當我們被不熟悉或不要好的人拜託時,

比較不會去拒絕;

而被家人,好朋友拜託時,

我們卻常常遺忘拖延?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對家人發脾氣最安全,獲得原諒的成本最小

認識一個95年後的妹子,是一個可愛的鬼靈精。

在大學的寢室中,是一個行走的黏合劑,

有她在,同寢室的人關係就僵不到哪裡去,

她看得懂眉眼高低,猜得透別人隱藏起來的小情緒。

 

有時候我笑她,說你這麼小,

不該體會這種人情冷暖,放膽去愛,

放膽去錯,這才不枉少年風流啊。

她突然就不再嘻嘻哈哈了,

很憂傷地說:「姐,你有試過孤獨的滋味,

嘗過被人排擠的感覺嗎?」

然後我才知道,她在高中三年里,

是怎樣被迫著「特立獨行」。

 

一開始,她總是說話很直接,動不動就發脾氣,

雖然她認為自己是「娃娃臉」,哭了之後就是晴天,

可是同宿舍的人不買帳。

哪怕她後來笑得滿臉討好去道歉,

同宿舍的姑娘們,也始終心存芥蒂。

和宿舍室友們關係逐漸冷淡,

讓她後來在班級中也變得高冷起來。

她把別人最懷念的高中期,稱為煉獄。

逃離煉獄之後,浴火重生,她就成了現在的小妖精。

 

她說:「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我很自私,

這麼多年來,我積攢的壞脾氣都留給了他們。

唯有家,是我肆無忌憚的噴火試煉場,

因為我知道,它是安全的,

不管我怎麼試錯,都有轉圜的餘地。」

 

是的,於很多人而言,親近的人才是安全的,

哪怕千錯萬錯,在家裡,

你獲得原諒的成本永遠最小。

對家人發脾氣,然後得到諒解,

是一種情感的釋放和修復。

我們都是弱者,

自私地把最壞的一面丟給家人,

讓他們承受我們的無奈。

 

2. 對家人更在乎,因為用了心所以會沒有耐心

閨蜜甜甜在同事和朋友看來是一個脾氣相當好的人,

有時候,身邊發生一些很惱火的事情,

大家都義憤填膺,唯獨她看不出一點慍色。

有一次,老闆讓她和另一個同事共同負責一個案子,

後來案子出了點小意外,她的同事遷怒於她,

在辦公室里對她大發雷霆,她亦淡然自若。

其他同事說她真能忍,她說不是忍,

而是心裡壓根就沒怎麼生氣。

 

「最壞的脾氣,全留給了家裡人。」

她自己也覺得無奈,可事實的確如此。

她常說:「我對不熟悉的人向來不計較,

因為對他們沒期望,也相對沒那麼在乎。

不期望他們理解我,所以要求也很少。

我在家裡脾氣就相對很急,被爸媽罵的時候會反駁,

因為我更在乎他們的意見。我媽老說我對他們沒耐心,

可我知道,我對陌生人看似有耐心,

其實壓根就不用心。」

 

因為用了心,所以才會傷心。

會計較,會爭論,是因為比起外人,

我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更長,對家人的要求也更高。

 

3. 家人的期望,會轉化成壓力,

讓我們變得焦躁

我有個同事,去年開始就不怎麼回家了。

公司里提報春節值班時,他總是第一個報名。

閒暇時聊天,問他想不想家,

他直嘆氣:「想啊,可真不敢回家,

一回家我媽就催我結婚生孩子。

每一次,都以我對她大發脾氣結束談話。

說真的,看著她躲在房間裡難過,我也不好受。」

 

我很詫異,這個同事脾氣很溫和,

是公司里眾多女人心中的謙謙君子,

我想像不出來他發脾氣的樣子。

就連公司一些難搞的客戶,

交到他手裡全都服服貼貼。

和他交談,如沐春風,

可他說,他和家人如同針尖對麥芒。

他在媽媽的嚴苛下長大,面對媽媽,緊繃如琴弦。

因為習慣了這種緊迫感,面對家人,

他不知道如何鬆弛下來,

年幼的時候是沉默,長大了是言語暴力。

 

「就像結婚生子這件事,其實我心中也有焦慮,

媽媽的嘮叨和怒斥更是放大了這種焦慮。

我比任何人都害怕讓她失望。

焦慮之下,必有抵抗。

所以對她,我反而最沒耐心。」

他讓我想起一個表妹,一個活潑可愛,

話多又風趣的女孩。面對自己的媽媽時,

她完全變了一個人,嚴肅,沉默,不耐煩。

原因,和我這個朋友一樣,

她把媽媽長期以來的期望,轉化成了焦慮。

 

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中,

說過一句話:「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

這是家人之間不和諧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可以忽視外在的壓力,

卻我們往往不得不接納家人的焦慮。

 

最後在這些焦慮中,我們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

不是我們對陌生人太寬容,

而是陌生人並不會輕易點燃我們潛在的焦慮;

親人是我們的盔甲,保護我們一路前行,

卻也是我們的軟肋,猝不及防就擊中我們的要害。

 

4. 胡鬧是一種依賴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一個做作的女孩;

某種境遇里來說,我又算是一個相當知心識趣的人;

在家中作天作地,作如妖孽;

在外面感天動地,立志成為一朵白蓮。

 

最狠的話,最傷人的事,

都甩給了我的家人。

一件事情,自己做得欠妥,

別人說我幾句,我點頭如搗蒜,

不迭聲地說,「是,是,是,下回注意。」

可家人說了我兩句,

我馬上掉眼淚發脾氣撒潑打滾裝無辜。

 

前一陣子在公司,

因為工作上的業務,同事說了我幾句,

我認真地聽完,覺得對的記在了心裡,

不對的也不計較。

後來把這事說給某人聽,他聽完,

說了句:「你也有不對的地方。你不應該……」

本來笑嘻嘻的我,突然就生氣了。

「別人不理解我就算了,

你為什麼也不體諒我。」

 

「我不需要你去分析什麼對錯,

我只希望你義無反顧地站在我這邊。」

這是我當時說的話。

很做作,我知道。

 

可是有時候啊,我就是想知道

他會不會在我生氣的時候,寵溺地順著我。

我想知道在兩個人的江湖裡,

他會讓我幾招,又能為我退出多少空間。

我承認做作,做作的背後,

隱藏起來的小心試探,我也承認。

 

我們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因為,你把他看作心底最信賴的人。

對陌生人,我只想讓你看到最好的,

那是一種虛張聲勢,也是一種保留,

更是一種戒備,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底線亮給外人看。

唯有最親的人能看到完整的自己,

哪怕很糟糕,但我慶幸,

你看過最好的我,愛過最壞的我。

 

我從來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平凡、愚鈍、不夠克制。

偶而會逃避一些責任,

自私地把無奈轉嫁給家人。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活在靜好歲月中的寵兒。

有一天,當我看到某人因為工作應酬喝得醉醺醺,

回到家後強迫自己吐乾淨,然後繼續寫報告,

發郵件,還寵溺地安慰我說,

沒事。我才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離譜。

從沒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負重前行,

我有幸得此眷顧,本當心存感激。

我們常認為家人的關懷理所應當,

其實從來沒什麼是必須的,

他們接納你的壞脾氣,

是因為他們願意愛你。

 

家不是壞脾氣收納盒,而是愛的N次方

周國平先生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

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我們要警惕本能,培養教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kknews)

 

更多心情日記的文章,建議看看底下的延伸閱讀喔!

《延伸閱讀:你的脾氣,決定你的 命!別讓你的脾氣,毀了 你的人生!》

《延伸閱讀:發脾氣是本能, 克制脾氣是本事!別讓你的「壞脾氣」,傷害了最重要的人...》

《延伸閱讀:每個人都該有點脾氣!你心 狠,別人才會敬你三分!》

《延伸閱讀:你的 脾氣 ,決定你的 運氣》

《延伸閱讀:脾氣差,其實就是自私... 別再讓你的自私,傷害了 最親的人...》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