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我們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
在睡眠中度過
睡眠的品質和障礙
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問題
然而
台灣人失眠比率竟然高居亞洲之冠
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19.3%)人失眠
一年吃下的安眠鎮靜藥丸超過13億顆
安眠藥費用超過10億元
可見國人的睡眠問題亮起紅燈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睡前不該做的7件事
睡前你都做些什麼?
晚上睡不好
往往與睡前做的事有著密切的關係
那麼哪些事情是睡前不該做的?
1.碰電子產品
3C產品的背景光源
會刺激腦袋,讓腦內多巴胺持續作用
造成褪黑激素的分泌延後,容易造成失眠
2.洗完熱水澡馬上睡覺
不少人認為睡前不洗澡會有衛生問題
因此習慣睡前洗澡
但其實對於有睡眠障礙或年齡較大的人
洗澡會活化腦細胞,反而引起或惡化失眠
3.劇烈運動
運動是個好習慣,但對睡眠來說
在「正確的時間」運動
運動才能增進睡眠品質
很多人認為睡前運動
讓自己極度疲累有助入睡
但不幸的是,睡前劇烈運動
可能會「喚醒」神經系統
使得神經系統更為活躍
反而造成入睡的困難
4.吃宵夜
很多人喜歡在下班後或假日「怒吃」
來放鬆紓壓
但其實這樣滿足口腹之慾的舉動
除了對消化系統的健康容易造成負擔
長期愛吃宵夜且暴飲暴食
也會形成「胃中不和」而造成失眠
5.喝酒助眠
專家指出,睡前喝酒反而會失眠
酒精會破壞睡眠結構
讓喝酒入睡的人
如同被打昏,沒有熟睡
長期更可能酒精上癮
甚至因休息不夠導致免疫力下降
6.躺在床上計劃明天的工作
建議睡前別做太消耗腦力的事
床上維持單純睡覺的用途
千萬不要計畫明天行程、討論事情
或在床上看書、工作
在睡前計畫明天行程
容易讓人思緒變得清晰
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7.睡不著卻躺在床上
如果你有好的睡眠,應該是每晚都能好好躺下
然後能進入熟睡狀態
久而久之,當你爬上床時
就會觸發「睏倦」的自我反應,讓你產生睡意
但如果你每晚都輾轉難眠、在床上折騰
身體就會把這狀態,與你的睡床連結起來
體內因此有種錯覺
以為你躺到床上,只為翻身而非睡覺
所以睡不著卻躺在床上
反而讓你更失眠,大腦會自動消去睡意
我失眠了嗎?
什麼症狀是失眠?
1、睡眠途中中斷
一夜醒來超過 2次
而且醒來的時間超過5分鐘
2、太早醒來
比平常醒來的時間提早30分鐘
3、入睡困難
躺上床30分鐘卻還睡不著
4、睡眠時數少於6.5個小時
如果你的睡眠狀況
在一週內超過 3天有上述狀況
那麼你就存在著失眠問題。
本文為 CMoney 整理報導撰寫
參考資料:commonhealth.com / managertoday.com / cup.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