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脾氣裡,藏著你的修養
有時候,為了小事發脾氣,
回頭想想又何必...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先思考再說話
古語云: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脾氣慢不等於遲鈍,
話在心裡晚一會兒再說也並非膽怯,
反而是脾氣好的人人緣更好,做事也更順。
做人要懂得彈性
人的牙齒是硬的,但舌頭是軟的,
生命一場不過百年,到了最後,
牙齒掉光了,舌頭依然柔軟。
做人也是這個道理,硬氣是外面的,
裡面一定要是溫暖柔軟的,才會活得更快樂。
對別人發脾氣
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朋友小菊說自己被公司領導談話,
委婉提出她似乎不太適合這份工作,
在家跟老公冷戰好幾天的她突然就爆發了,
沖著領導大吼了一頓然後直接辦了離職。
越想越生氣,越想越鬱悶,
說孩子也不懂事,老人也不省心,日子過得特糟心。
我問她:「生活一團亂的時候,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呢?」
對方很快回復我:
「我有什麼問題,脾氣大也是被逼的!
我每天要做家務,還要上班,
累死累活的,就沒有一個知道體諒人的!」
隔著螢幕,她的戾氣也讓我覺得心驚,
我大概明白了為什麼她的日子會過得這般煩躁。
人的脾氣越大,福氣就越少,
總是看他人的短處,挑他人的毛病,
卻從不反思自身,這樣的人,很難知足幸福。
人有七情六慾,難免會有生氣的時候,
但可貴的是在生氣的時候關照自己的內心,
找到生氣的源頭並冷靜化解它,
才不至於使自己陷入負能量的怪圈。
我們總是容易把親切給了陌生人,
卻把苛責留給了最親密的人,
其實這是很傻的行為。
你與那些你在乎的人和事生氣,
並不會讓事情有任何好轉,
反而會因為你的口不擇言
傷害到那些同樣在乎著你的人。
脾氣來了,福氣就走了,
要留住福氣,得先控制脾氣。
後半輩子,別讓脾氣,阻擋了福氣。
兩位年齡相仿的老奶奶,
人緣卻是兩樣情
記得社區裡有兩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老奶奶,
年齡相仿,都快七十的年紀,心態卻截然不同。
一位面相和藹慈祥,待人做事都特別溫柔,
記憶中從未聽她和別人高聲爭執,
鄰里提起她也是讚不絕口,說她好脾氣,有教養。
另一位卻總是斜著眼睛看人,
逢人就說自己的子女兒孫多不讓人省心,
她的日子過得有多苦,看誰都不順眼,
彷彿身邊所有人都欠她一句道歉,大家都不親近她,
她的親人跟她也少有往來,生活越發苦悶。
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才是成熟的行為。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誰都不可避免會遇到令自己生氣的事,
令自己憤怒的事。
但生活是自己的,
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全由你自己決定。
真正聰明的人,
不會站在脾氣的對立面與它針鋒相對,
你要看到真實的自己,
找到內心的善意與平和,
才會把自己從負能量的深淵中拉回來。
杜月笙說:
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
末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你有什麼樣的脾氣,就會有什麼樣的心態,
你的心態,會決定你的生活。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修行。
我們終會發現,真實的自我,
永遠是柔軟而平和的。
別讓脾氣,阻擋了福氣,
始終記住,脾氣越溫,福報越深。
後半輩子,願我們,都有好福氣,過好生活。
人的脾氣越大,福氣越少。
別再讓自私傷害自己最親愛的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