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最想掌握的關鍵談話

今周刊

今周刊

  • 2014-06-11 15:17
  • 更新:2018-07-17 09:32

郭台銘最想掌握的關鍵談話

(圖/shutterstock)

《今周刊》採訪團隊親自飛至美國矽谷參與特斯拉年度股東會,

直接與馬斯克面對面,專訪他談與鴻海的合作,

因為這將是一場影響全球汽車業,

連郭台銘都想知道的關鍵70分鐘談話。

 

事實上,從數字來看,特斯拉的表現微不足道。

迄今僅銷售出三萬多輛,占全球汽車市場占有率的十萬分之二十五。

但特斯拉的電動車續航力最強,換一次電池可以跑四百公里,

其他競爭對手最多只達到它的一半。

如果,特斯拉能突破產能限制,把價格降低⋯⋯,

那麼,讓人人開得起電動車的目標就不遠了。

 

想靠台灣供應鏈,完成綠能革命

股動會現場,令人驚訝的是 華人面孔不少,

他們有的遠從上海飛來,

想知道在中國引爆電動車熱潮的馬斯克,下一步要做什麼;

有的從特斯拉掛牌首日就投資的股東,,

想知道特斯拉 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蘋果」,甚至超越它;

更有年僅十一歲的小男孩,

他說 特斯拉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

他想見到馬斯克,

更想親自到特斯拉的生產線去感受,

這麼酷的一輛車,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它絕對是這十年,我看過最創新的公司之一。」

說這句話的人,是特斯拉最早期駐點在台灣的員工之一,

當時的特斯拉沒有名氣,

想打造一輛全電動車的目標已經很明確,所以他們落腳台灣,

想藉著台灣汽車供應鏈的幫忙,完成特斯拉的夢想。

 

股東會關鍵談話:

加速量產進度,全面擴大與鴻海(2317)合作

我們正在加強與鴻海的合作關係,

我覺得與鴻海(2317)的合作,未來非常有潛力。

 

我的意思是,特斯拉永遠會是一家製造公司,

這是很重要,也需要被強調的,

但我們確實覺得與鴻海(2317)這樣的代工廠快速結盟,

才能加速擴大特斯拉的生產速度。~馬斯克股東會談話

 

馬斯克的藍圖已經很清楚,輪廓也漸形完整,但挑戰又來了,

如果 馬斯克想要更快速地實現他的電動車夢想,

他就得要更快速地降低生產成本,

不只電池的成本要減少三○%,製造成本也要更低,

擴大與鴻海(2317)的合作,也就成了馬斯克的不二選擇。

 

過去,馬斯克從未在公開場合主動提及與鴻海(2317)的合作計畫,

只有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年初主動提起,

只要他有到美國出差,就一定會前往特斯拉拜訪馬斯克,

鴻海(2317)要爭取的目標很明確,

就是讓特斯拉的亞洲整車組裝業務 都交給鴻海(2317)來做。

 

為此,郭台銘更找來原本特斯拉的台灣區總經理魯希連,

甚至積極拉攏特斯拉的採購到鴻海(2317)工廠查驗,

就是為了證明鴻海(2317)絕對有能力 替特斯拉代工組裝電動車。

 

...【本文未完,尚餘1283字,可於今周刊官網 免費閱讀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今周刊

今周刊

《今周刊》是台灣最專業的財經理財雜誌,為財訊文化事業集團旗下最權威、專業的財經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