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外資賣超風暴來臨
台股未來會如何?
台積電法說會下修營運展望,
引爆外資賣超風暴,
緊接著美元走升、台幣走貶,
一來一往,
單匯率波動的損益差距就逾 4 %左右,
龐大的外資部位也不得不加速獲利了結台股,
五月繳稅旺季到,
過往外資「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慣性是否重演,
左右台股後市,而外資賣壓是否宣告結束,
台積電( 2330 )則是關鍵指標
接下來,台股會如何發展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匯率牽動國際資金流動
澎湃內資支撐下,
台股尚能站穩萬點之上,
然去年一整年撐起台股半邊天的外資,
卻不知不覺在過去三個月餘,
大舉調節台股近 2,500 億元,
過去一年在台建立的投資部位盡吐,
持續流失的外資買盤,難免讓人擔心
外資賣超亞股
1.東南亞
事實上,
外資這波出走,
不僅僅針對台股,
整個亞股外資的賣超壓力都不輕,
其中,亞股的印尼、泰國,外資已調節好一段時間,
今年以來兩大市場外資都大賣逾 25 億美元,
2.東北亞
東南亞之後,
第一季末外資將賣超重心加速轉至東北亞市場,
今年以來至五月四日止,
外資在南韓及台股
分別累計賣超 26.84 億美元及 59.55 億美元,
外資在整個亞股市場都出現獲利了結動作
外資對全球情勢的分析
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市場,
震盪幅度加大,
而新興市場中的亞洲股市,
自去年以來上演了估值修復行情,
在估值持續向上調整的過程中,
一旦市場出現雜音,
就很容易成為投資人獲利了結的藉口,
引發資金快速抽離,
但這並非全球景氣反轉衰退,
或是亞股市場基本面出現改變,
而是匯率的波動所造成,
外資在整個亞洲股市提款是否告一段落,
仍唯美元後市是問
值得一提的是,
國際資金雖大舉出走亞股,
但仔細觀察,
向來受外資進出影響大的泰國及台股市場,
並未出現相對應劇烈的修正,
反倒是在內資進場下,走勢仍相當穩健
外資法人指出,
在外資賣了近 2,500 億元之後,
隨著短線美元走升、台幣走貶已達初步滿足點,
只要匯率不再大幅波動,
預料外資對台股的賣壓,也將逐漸緩和,
但外資要大舉回籠買股,
則要視企業營運展望而定,
畢竟,
在美元中長期有走升的壓力下,
除非企業營運展望樂觀,
足以大幅拉高資本利得報酬率,
並平衡匯率波動風險,
否則外資不會輕易大舉回籠
外資狠賣科技股不尋常
據統計,過去一個月,
外資賣超重心,
幾乎全數集中在鴻海(2317)及台積電(2330)兩大權值股上,
其中鴻海( 2317 )賣超 347,230 張,
台積電( 2330 )則一口氣被賣超逾 281,726 張,
若從二月起算至五月八日,
鴻海( 2317 )則被狠賣了 635,489 張,
台積電( 2330 )也被大賣了 394,568 張
明顯的,
手機銷售成為外資法人最大的投資隱憂,
冠上蘋概色彩的個股,
外資的調節壓力都不小,
加上第二季基本上是產業淡季,
整體企業獲利勢必低於預期,
科技股的投資動能也仍將持續受到不小的壓抑
追本溯源,
第三季台股能否有旺季效應,
繫乎蘋果新機推出時間與是否熱賣而定,
而這也攸關大部位的外資能否重回科技股
這其中,
台積電( 2330 )角色更是關鍵,
若仍在成長軌道上的半導體龍頭股,
都不能獲得外資垂青,
對於科技股的後市,恐怕也無法太過樂觀
外資一口氣大賣台積電( 2330 )後,
月線、季線都已下彎,短線雖反彈站上年線,
但要突破月線壓力大,
接下來外資是否轉賣為買具關鍵,
然外資短線調節台積電( 2330 )的壓力不小,
向來著重長期趨勢投資的外資,
這波大賣台積電( 2330 )的動作確實不尋常,
除了短線外資的獲利了結外,
恐怕更宜留心長線外資籌碼是否鬆動,
投資人仍不宜掉以輕心
本文由 先探雜誌 授權轉載,
原文在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