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 他靠「直播」就能賺一棟房,因為你只看到他的「收入」沒看到「付出」!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8-04-24 13:57
  • 更新:2018-07-17 09:18

憑什麼 他靠「直播」就能賺一棟房,因為你只看到他的「收入」沒看到「付出」!

(圖/shutterstock)

 

朋友告訴我,他老家的一個發小,

初中都沒畢業,前幾年跑去做主播,

天天在網上喊麥,結果今年別人才28歲,

竟然全款買了棟別墅,

讓他這個畢業於985院校的碩士大感震驚。

「一個在網上糊亂賣唱的,又不是科班出身,

對著話筒喊幾嗓子,竟然能賺這麼多錢,

而我苦哈哈地拼命讀書,

賺的錢卻只是人家一個零頭,

太沒天理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世上從來沒有

隨隨便便就成功的人

我理解他的意思,網路直播這幾年越來越火,

有很多人從事這份工作,

但他們一直不被主流社會所認可,

被認為是「低俗的鄉村非主流」,

是「網路乞丐」。之所以有這樣的評論,

主要就是因為大部分主播的受教育程度不高,

表演形式也很單調甚至有些低俗和惡趣味。

但,人們在批評這些主播從業者的時候,

往往忘記了一點,

這世上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每個在各自行業獲得成功的人,

背後必然付出了足夠的努力。

網路直播看似簡單,

但要擠進行業裡的金字塔並不容易,

首先是能力比拼。

曾在網上看到一位主播

講述自學喊麥的歷程:

每天腦子裡都在想如何編詞,

一遍遍反復揣摩節奏;

為了買好設備,就著白開水吃饅頭省錢,

還報了一些所謂的培訓班,結果被騙光積蓄;

為了讓嘴巴吐詞時更順溜,

就按別人教的方法學,

冬天把嘴貼玻璃上,

先凍硬再變軟,

結果嘴唇粘在玻璃上取不下來,

只好用熱水澆,燙得滿嘴起泡。

為實現“圈粉”目的,

主播們每月要拿出半數以上的收入,

用以培養自己各方面能力甚至幽默感,

還要不斷購置每月的服飾與化妝品,

以確保在粉絲面前呈現最完美的一面。

另外還要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要時刻考慮如何保持粉絲活躍度,

還要與不用類型的主播

爭奪有限的粉絲資源。

為了更好的“吸粉“,

有的會把自己精心扮美成女神,

甚至不惜去做整形手術;

又或者 "男扮女裝"竭力的扮醜,

或化身為高能"段子手",盡力搞笑。

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粉絲無情拋棄。

同時,其他人的無故誹謗、家人、朋友的

不理解、不支援,網路的負面輿論、惡搞,

讓許多網路主播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

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他們賺的錢一點也不容易。

 

 

傲慢是生存的障礙

而且,任何行業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難道在銀行工作就比擺攤的高級嗎?

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思想,

大家都是靠努力生存,

憑什麼你就低看別人呢?

當有一些人看到那些

從事不夠體面工作的人

收入竟然比自己還多,

就坐不住了,就開始無底線吐槽了。

去年在網上刷屏的那位

月入三萬的煎餅大媽,

底下有人評論

「為什麼自己讀了 985、211,

每天出入高級寫字樓,

賺的還沒有外賣小哥多,

還沒有擺攤的大媽多?」

你只看到別人的收入,

卻沒看到他們的付出。

月收三萬的大媽,每天攤煎餅上千次,

早上三、四點就要起床準備材料,全年無休。

在我老家縣城裡,一個賣米粉的小店,

一年下來,十來萬的收入是沒問題的,

是當地公務員的工資好幾倍。

無論春冬,他們都必須四點起床準備,

生了病也不敢輕易關門休息,

因為怕顧客去別家店裡吃,

再回來就難了。

這些所謂的高收入,

其實都是一點點靠時間

和努力積攢起來的,

你有什麼資格去貶低人家呢?

你自己賺不到,

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努力,

畢竟金錢是這個世界

對你最真實的評價和掌聲。

在老一輩眼裡,進企事業單位是最好的,

穩定又有面子,還有五險一金,

退休了還管養老。但時代在變,

上一輩觀念轉不過來也就罷了,

可怕的是,現如今依然有

很多年輕人也是這樣想的。

我們應該看到這樣一個事實,

那就是在市場經濟下,

決定一個人收入高低

不再是學歷,

而是你能提供多少價值。

哪怕你是名校畢業,

如果無法創造足夠的價值,

終究不過是一紙文書。

那些平凡的工作者,比如煎餅大媽,

讓許多少人在早起行色匆匆中吃到了溫暖的早餐;

而主播們的直播間,

讓許多寂寞迷茫的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這就是他們創造的價值,

都是用辛勤的汗水一點點積攢下來的。

當然,我不是宣導"讀書無用論",

多讀書是永遠正確的選擇,

這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人生可以有多少種選擇。

我們應該拋棄的是那種

覺得自己讀了名校,

收入卻不如一個普通工作者的優越感,

那種虛偽的,高高在上的,

象牙塔里的「高貴」,應該摒棄。

不妨自問一下:

憑什麼你讀了 985、211

就一定要比別人掙得多呢?

還有許多畢業生,

找工作起薪一定要達到多少才肯去,

卻從不問問自己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價值,

這種無知和傲慢才最可怕。

劉慈欣曾說:

弱小和無知從來

都不是生存的障礙,

傲慢才是。

 

 

職業和工作都

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生活裡總會有些人:

看見穿著髒亂差的農民工

就掩著鼻子一臉嫌棄;

坐個公車,別人坐過的座位他必須

用紙反復擦拭之後才會入座……

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見怪不怪,

甚至習以為常。

但不要忘了,在中國所有的城市裡,

正因為有這些不嫌髒、不怕累的工人,

我們才能建起所有高樓,

才能住上溫馨舒適的房子,

用上乾淨的水,吃上可口的飯菜。

你那些所謂的歲月靜好,

小資享受,都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

另外,真要按收入算的話,

該誰瞧不起誰真未必說得准。

很多底層職業從事者的收入

是普通上班族所無法企及的,

一位普通的泥瓦工,

一天收入最低300塊,

而去年杭州地區白領的

平均薪資水準只有8400塊。

羅振宇經常說:

合法掙錢是這個世界上

最有尊嚴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喊麥的程程,

還是攤煎餅的大媽,

或者是活躍在全國各地的農民工兄弟,

他們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

為這個社會創造了足夠的價值,

才獲得相對應的收入的,

任何職業和工作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都是有尊嚴的。

 

每個用力生活的人

都值得被珍視

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所說: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

當他回首往事時,

不會因為碌碌無為,

虛度年華而悔恨,

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

生活庸俗而愧疚。

尊重別人,

其實是認識自己的最好途徑,

也是一種成長。

因為你已經明白

「人,生而平等,都是靠雙手吃飯,

何須分什麼尊貴與卑賤。」

我們也不用去羡慕別人賺得多,

他們的成功,都是因為曾經負重前行過。

那些你認為的牛人,他們的“厲害”,

不過是厲害在超出常人的努力、

超出常人的堅持上。

這個世界,沒有簡簡單單、

輕輕鬆鬆就成功的人。

要想在人前發一份光,

人後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貯蓄熱量。

你要相信,

成功對於每個人

都是公平的

它承認和獎賞勤勞、努力,

漠視和懲罰懶散、消極。

所以,別整天忙著瞧不起別人,

還是幹好手頭上的工作,

多賺點錢,這才最要緊。

因為王爾德很早以前就告訴人們:

「在我年輕的時候,

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

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本文轉載自圍爐夜讀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Lenox)

 

 

 

下班後的生活
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

立即加入享下班LINE好友
每日提供『精選深度好文』!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