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那天看到一個話題:
微信搜索“改天”,
看你曾被多少人敷衍。
我忍不住搜完之後,
又接連搜了“下次”、“回頭”、
“等會”這三個詞,
翻到了這些聊天記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城市越擁堵,
我們越孤獨。
“現在要開會了,等會兒聊。”
“回頭給你點特產,改天有空了找我。”
“我有個老朋友,下次介紹給你。”
後來該聊的沒了下文,
要見面的一直沒空,
想認識的依然陌生。
堵在晚高峰的車流中,
我想到這麼一句話:
城市越擁堵,我們越孤獨。
“要花錢、要早睡、要人陪”,
成為大部分年輕人的需求,
甚至能有個人下班一起拼桌吃個飯,
都成了極大的幸福。
或許過夠了和自己朝夕相處,
才更喜歡陪伴,
想要消滅孤獨。
常聽人說,女生是沒有愛情的,
誰對她好,她就愛誰。
但我認為,大部分女生很聰明,
看得出真心,分得清好壞,讀得懂陪伴。
《歡樂頌》裡,事業型女王安迪曾經說過:
「談戀愛那麼浪費時間,
而且整個人的生活節奏,
都會被打亂,還要身不由己地
去配合一個人。」
時間就是金錢,
而那個願意花時間陪你的人,
一直在為你揮金如土。
公司有個姑娘準備結婚了,很多人問她:
「你不是說喜歡小鮮肉嗎,不再挑了?」
她靦腆地笑了:
「能遇著個肯陪自己的人不容易。」
兩個人剛在一起的時候,
她的工作是活動策劃。
男朋友經常從晚上6點等她
到10點活動結束,送她回家。
在一起兩年以後,
她想拍套寫真,
他說“我陪你”。
她化妝他就看著,
她拍照他就拎包,
從早晨7點拍到晚上7點,
他竟然沒抱怨一句。
連攝影師都調侃說:
「沒見過拍單人寫真還帶助理的,
你這男朋友可以。」
或許那個人不符合
你對完美的期待,
但陪伴終會給
愛情一份安心。
因為在一起是一瞬間的選擇,
陪伴卻是一輩子的承諾。
張小嫻說:「愛情是百年的孤獨,
直到遇上那個矢志不渝守護你的人,
所有的苦澀和孤獨,才都有了歸途。」
兩情若是長久時,
真的需要朝朝暮暮。
說起陪伴,我曾收到一位年輕媽媽的留言:
「昨天我在閣樓找到女兒,
她正對著一本漫畫書淚流滿面,
一年級的女兒說,
她很羡慕書裡的小兔子,
有媽媽整天陪著它玩,
陪著它說話。」
隔著螢幕,我能想像到她的無奈:
一邊是蒸蒸日上的事業,
一面是孩子只有一次的童年。
其實除了我們,就連衣食無憂
的明星也同樣面臨兩難的選擇。
前一陣,黃聖依帶著兒子安迪
上了一檔節目,片頭一上來,
安迪直接說:「我不喜歡她陪我。」
當問到「你最喜歡的人是誰?」,
安迪的回答是“奶奶”。
黃聖依滿懷信心地說,
準備了一堆兒子愛吃的,
安迪卻沒有一樣真正喜歡。
更紮心的是,記者問安迪:
「見不到爸爸媽媽會不會覺得孤單?」
安迪冷漠地回答:
「不孤單,因為我習慣了。」
面對鏡頭,黃聖依臉上是抑制不住的悲傷。
感情裡,有一種遺憾叫
「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越來越多人不羡慕三毛的生活了,
相比那種浪跡天涯,倒更喜歡廚房和家,
更能懂得了世間最幸福的事,
就是守著一份心安。
我有個朋友,年紀不大,特別顧家。
極少見他參與應酬,朋友圈多的
是給老婆孩子又做了什麼大餐。
後來我才知道,
他以前因為通宵工作,
勞累過度進過一次醫院。
媳婦帶著孩子給他到醫院送粥,
他一邊吃一邊想:
「萬一我有個好歹……」
便不敢再想下去了。
如果我們愛的人,
一直生活在心疼和失望中,
那麼我們的努力奔波,
又有多大意義呢?
只要一點點甜就夠了
有家長說,我現在在搬磚,
沒有手擁抱孩子,而我放下了磚頭,
又沒辦法養家糊口,沒底氣陪孩子。
我想說的是,別違背了初心,
別等你賺夠了錢,有了底氣陪伴,
也錯過了他的童年。
更何況,他不是需要你24小時的陪伴,
只是需要你在他身邊的時候,
多點耐心少點敷衍。
有一期節目裡,嘉賓問:
「一個人吃過那麼多苦,
要吃多少甜才能彌補回來?」
馬東回答:「只要一點點甜就夠了。」
同樣的,那些孤獨了很久、
強撐了很久的孩子,
也只需要多一點點在意就夠了。
李嘉誠說: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
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本文授權轉載自 末那大叔,原文 於此
(責任編輯/Len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