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前陣子,北京一女子因為離婚糾紛
選擇帶著女兒一起跳樓。
據說女子丈夫出軌,
已三個月未歸家,萬般無奈之下,
這名女子做出了最決絕的報復。
而最讓人心疼的,則是身邊的孩子。
女子讓孩子先跳,
孩子緊緊的抱著站在空調外掛機邊緣的媽媽,
一句「媽媽,別拽我,我自己跳」的背後,
是一場母親和死亡的艱難鬥爭,
比起死亡,孩子更怕失去媽媽。
「我自己跳」是對自己的鼓勵,
也是對母親的安慰,
別怕,還有我陪著你。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一切。
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
突然想到我的閨蜜小川。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小川爸爸是一名商人,
媽媽在生下哥哥之後,
為了照顧孩子
放棄了事業回歸家庭,
做起了全職媽媽。
在小川12歲,大概小學五年級的時候,
家裡經濟條件慢慢富裕的時候,
爸爸在外邊有了女人,
那個女人比她大不了幾歲。
爸爸出去應酬唱歌喝酒遊蕩於夜總會場所,
經常夜不歸家,
媽媽每天怨聲載道,一個人在家掉眼淚,
後來如行屍走肉日日夜夜打麻將。
父母兩人經常無暇顧及小川,
有時將小川鎖在車裡睡覺至凌晨。
又或帶她經常出入夜總會和麻將館。
從記事起小川家裡都是充斥著吵架怒罵聲,
初一那年,父親生意破產,家暴開始萌芽,
父親每次酗酒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動手打媽媽,
有一次爸爸一拳頭沒收住砸在小川身上,
可能她已經麻木絕望甚至覺得一點都不疼,
那時她只在想這個男人到底有多恨媽媽……
也許因為每次爸爸動手後又會痛哭流渧,低頭認錯。
媽媽委曲求全所以一直沒下定決心離婚,
但不幸的是媽媽卻將所有的怨氣
轉移到小川身上。
(贊助商連結)
「我當初要不是為了你,
早跟你爸離婚了。」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千萬不要相信男人。」
「你以後找男朋友可得擦亮眼睛,
千萬不能找你爸這樣的,後悔一輩子。」
這樣的嘮叨讓小川變得麻木而冰冷,
其實在她心裡她比誰都希望他們離婚。
在畸形變態的家庭中長大的小川
成為一個可怕的矛盾體。
極缺乏安全感,從小就害怕被拋棄,
敏感脆弱,膽小懦弱的同時
又像一隻滿身長滿硬刺的小刺蝟,
她時刻開啟自己防禦系統,始終不敢讓人靠近。
對別人給予溫暖和愛意
感到不知所措然後抗拒。
想對自己好的人報以千倍萬倍的善良溫柔
但是手足無措。
自卑到感覺不會被愛也不會表達愛。
她變得恐懼婚姻,更恐懼孩子,
她不知道甚至沒有學會
該怎麼去和自己未來的丈夫和孩子交流溝通相處。
她害怕自己以後的生活方式會變得和父母一樣,
更害怕她會重蹈覆轍
用父母對待她的方式對待她的孩子。
她說,我永遠永遠永遠都不要結婚......
安陵容,《甄嬛傳》中的鸝妃
在她未入宮之前,母親是蘇州的一位繡娘,
父親是一個賣香料的小生意人,
靠母親日夜縫繡賣繡品給父親捐了個芝麻小官。
為父親操持家事,母親耗盡了如花般的青春,
父親卻嫌她年老色衰便娶了好幾房姨太太,
母親後來被幾個小妾排擠苛待生不如死的時候,
父親都厭惡得不願去看一眼。
安陵容從小就生活在家族陰影中,
父親的忘恩負義,母親的隱忍屈辱,
父母的婚姻和家庭環境使她不相信愛情。
她變得細膩敏感,心眼小,
自卑多疑,愛鑽牛角尖、胡思亂想。
為了在殘酷的後宮中,謀求一席生存之地,
她在血腥的爭鬥中步步為營,殘害姐妹。
最後也把自己逼上孤苦絕路。
在臨死之際,她和甄嬛的對話中說道:
「我每晚都在做夢,
夢見我變成跟我娘一樣,生不如死。」
可見父母的婚姻對她的一生都造成很深的影響。
她終其一生也沒能逃出父母婚姻命運的枷鎖
婚姻的好壞,
最終都會呈現在孩子身上。
一段幸福的婚姻,建立在兩個人都幸福的基礎上。
父母雙方相互愉悅、彼此放鬆,
相互滋養、共同成長,
有人分享美好,同時也有人分擔壓力,
更是孩子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如塗磊老師所說,
「婚姻的前三年過的是新鮮,
後三年過的是磨合,之後過的才是日子。
想想每天晚上到了新聞聯播的時候,
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吃飯,
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問問孩子今天的學習情況,
吃完飯之後孩子去寫家庭作業,
媽媽在旁邊指導指導,爸爸在旁邊看看報紙,
這才像一個溫馨家的縮影。」
生活里總會有些磕磕碰碰,
每個人都不能做到盡善盡美。
但一句溫柔的情話,一杯淡淡的熱茶,
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爭執的讓步,
一個冷戰後的擁抱……
都會大大提升婚姻的幸福指數,
使愛情之花常開不敗。
願婚姻中的你們,都能成為彼此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