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自行研究選股法,年報酬多1倍
我在看 179期的「Smart智富」時,
發現有一位被 smart雜誌採訪過兩次的存股達人-蔡海茲,
他是當期的封面故事,
我在文中,「新選股法篩生力軍,年報酬率多一倍」,
學習到不同的選股方式,
其中也分享了很多他自己成功的過程與經驗。
「如果沒有存股,我絕對沒辦法累積到財富!」
說這句話的,是一位46歲,跟你我一樣是一般的上班族。
他在1992年開始投資股票,主要是從技術線型操作,
在10年間,合計投入了200多萬本金,
最後卻發現,他的報酬率竟然不到10%,遠不入定存!!
自我檢討後,從2003年開始,
他改變方向,每一年至少撥出 30萬元買優質的定存股,
結果11年下來,光靠存股,
就已經累積出總值將近1300萬元的股票資產!
(我不吃不喝好幾年都存不到這筆錢...)
其中,2001年的網路泡沫,讓蔡海茲努力十年的成績如同白忙一場。
透過自我提升,蔡海茲看了很多投資大師的傳記,
例如:股神華倫‧巴菲特、《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 羅伯特‧清崎
從這些傳記中,他發現 有3個觀念非常重要
1.買進好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10年至少可以成長1倍
2.好的資產,要能帶來持續性的收入
3.把股利再投入,資產會想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透過消化吸收,轉化成4點評估標準
蔡海茲將這些觀念,轉化成具體評估股票好壞的標準。
以下共四點選股原則:
1.過去10年,營收穩定成長
2.過去5~10年的股利政策均衡而穩定
3.自由現金流量是正數
4.過去10年獲利(每年稅後盈餘EPS)穩定
然而,蔡海茲固定每年撥30萬投資定存股,
如果買高價股,資金明顯不足,
所以他選擇「股價在30元以下」、「本益比相對低」,
進一步篩選他所需要的股票標的。
(適合資金較少的投資人)
總結下來,
他的篩選條件就是:
1.近十年 營收成長率 >0
2.近五年 股利合計 >0
3.自由現金流量 >0
4.每股盈餘(EPS) >0
5.收盤價 <30
6.本益比 <15
利用選股勝利組,3步驟打造「蔡海茲_小額成長定存股」
步驟1:點選需要的欄位
先開「選股勝利組」,"新增"一個選股清單
接著,我們需要6個欄位:
這6個欄位分別在:營收成長率(%)、股利合計(元) 、自由現金流量(千)、公告基本每股盈餘(元)、收盤價、本益比
1. 營收成長率(%):「財務」--> 年財務比率 -->「營收成長率(%)」
2. 股利合計(元):「公司資訊」--> 股利政策表 -->「股利合計(元)」
3. 自由現金流量(千):「財報」--> 年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千)」
4. 公告基本每股盈餘(元) :「財報」--> 年損益-->「公告基本每股盈餘(元)」
5. 收盤價:「價量--> 日收盤 -->「收盤價」
6. 本益比:價量--> 日收盤 -->「本益比」
步驟2:設定 營收成長率(%) 股利合計(元) 公告基本每股盈餘(元) 的期數
營收成長率(%):選擇「期數」,填入 10年,右側選擇「期間最低」。
股利合計(元):選擇「期數」,填入 5年,右側選擇「期間最低」。
公告基本每股盈餘(元):選擇「期數」,填入 10年,右側選擇「期間最低」。
步驟3:設定條件
先按"篩選",然後設定條件:
1.營收成長比(%) >0
2.股利合計(元) >0
3.自由現金流量(千) >0
4.公告基本每股盈餘(元) >0
5.收盤價 <30
6.本益比 <15
注意:本益比可以依照個人要求設定唷。
5/7 精選 5檔 「蔡海茲 小額成長定存股」
我已經設定好了,放在 系統範例 --> 網誌教學範例 --> 財經雜誌--> 蔡海茲 小額成長定存股
以後它每天都會自己更新喔~
在空頭市場時,投資人適合選擇本益比低的防禦型股票,
然而,在多頭市場時,
選擇本益比相對高的股票,有時反而獲利會比較好,
你可以試試:本益比 > 20
看看會多出哪幾檔股票喔。
你也可以依照前面的方式進行設定,
以後每天只要打開選股勝利組,
就可以看到符合自己選股條件的股票了!
免費開啟►►選股勝利組
(範例都設定好了,你只要點一下,5檔通通看的到! )
馬上報名►►選股勝利組進階班 (教你「盤中設定」獨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