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從 50 坪華廈 搬到 養生村 14 坪套房,房仲董事長 王念徵 退休後樂於「做自己」!

Money錢

Money錢

  • 2018-03-13 01:56
  • 更新:2020-12-22 11:54

從 50 坪華廈 搬到 養生村 14 坪套房,房仲董事長 王念徵 退休後樂於「做自己」!

(圖/shutterstock)

作者:劉育菁

 

 

退休後你期待什麼樣的居所?

前房仲集團董事長 王念徵

捨棄 50 多坪華廈,

搬進養生村 14 坪的套房,

她說,退休族最晚 70 歲要學習過老人生活,

這樣的調整反而身心靈都能得到滿足。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房仲集團前董事長 王念徵 

1 年前 從 50 坪華廈

搬進 養生村

農曆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但退休 12 年、74 歲的王念徵

第一次沒有與家人相聚,

因為在 3 個月之前,

她就計畫與幾個年過七旬、

談得來的「老朋友」一起圍爐,

每個人只須準備一道菜,

十個人就有十道豐盛的菜餚,

大家盡情談心、守歲。

「搬到養生村之後,

我才認清這裡才是我的家、

我的樂園。」

聲音宏量、 健談的王念徵,

不藏私地分享退休後的心境轉折。

 

退休之前,

王念徵在房仲集團擔任董事長,

是一個出門有司機接送,

生活工作有秘書打理的企業女強人,

1 年前搬進養生村後,放下所有的身段,

獨自學著找站牌、搭公車,

第一次走進銀行,

她才知道

原來要抽號碼牌才有行員服務,

這一切的生活日常對她來說

都是新鮮事,

「雖然有人覺得我越活越回去,

但我認為這是一種進步。」

 

 

眼看親人慢慢老去

王念徵 開始思索

剩下的退休日子該如何過

剛退休時,

王念徵從沒想過自己會漸漸變老,

「我的活動範圍沒有改變,

腳步也很勇健,一樣能學習新事物,

覺得自己不輸年輕人。」

直到某一天見到 70、80 歲的兄姊

必須坐輪椅進出、隨時有看護照顧,

促使她思索進入退休中期,

日子應該怎麼過。

 

單身的她說,

雖然林口的社區大樓有 24 小時管理員,

但除非病情嚴重,

可以請管理員叫救護車送醫院;

若只是一般小感冒、腸胃炎,

究竟有誰能就近照顧?

雖然也有很多好友可以幫忙,

但這一點小事就要找朋友幫忙,

心裡也會很過意不去,

因此,她警惕著會有那麼一天,

必須提早做好完善的計畫。

 

 72 歲時 決定搬進養生村

學習怎樣「過老人的生活」

她以過來人經驗說,

最晚 70 歲要學習「過老人生活」,

因為 70 歲以後會老得很快,

記憶力、反應及體力慢慢下降,

「如果失去學習的能力,

就會很難融入新環境。」

 

有了這個想法,王念徵做了一個

退休後最大的生活調整

她在 72 歲生日那一天,

從 50 多坪林口華廈,

搬進 14 坪的養生村套房,

「這裡有護理人員,

萬一發生意外就有緊急鈴,

住得很安心,

生活品質一點也沒有下降。」

 

為了讓退休生活更安定

她做了三件事

1. 記帳

回想退休日子,

她坦言,前 2 年剛退休生活很混亂,

慢慢理出頭緒之後,

開始未雨綢繆擬定計畫,

讓退休生活「更安定」,

而她做的第 1 件事情就是記帳。

退休初期,

王念徵對每月需要多少開銷

完全一無所知,

為了知道金錢流向,

她回家第一件事是把皮包清空,

收據整理好,記錄當日的花費,

若發現零用金不夠,就再領錢補足,

花了足足 2 年的時間,

她才對自己的收支狀況了然於心。

也因為記帳,改變消費習慣。

 

因為記帳 改變原有的消費習慣

錢自然而然就省下來了

她說,以前朋友約碰面,

林口出門直接搭計乘車

到五星級飯店喝下午茶,

幾個好友請來請去,每次開銷上千元。

記了帳之後,

發現 1 萬元零用金很快就不見,

透過記帳找到服裝費、交通費的開銷大,

慢慢改變消費習慣。

 

 

退休後基本開銷

為退休前的 75 折

搬到養生村後 再省下 5 成的生活費

現在王念徵住在養生村,

每天輕裝便服,

社區內有免費健身房、游泳池、乒乓球等,

不用多花交通費

就能相揪朋友聊天、打麻將。

她算過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開銷,

大約是退休前的 75 折,

搬進養生村後,

又比住在林口華廈再省下 5 成的生活費。

 

 

2. 退休金規劃

王念徵退休後做的第 2 件事,

是做好退休金的規畫。

她把原先中和 30 坪房子

換成 50 多坪的華廈,

並隔成 1 臥房、 1 客廳及

1 個大廚房的格局,

退休前幾年,這間房子成為教會及

朋友一起聚會、打牌的場所。

直到決定練習「過老人生活」,

她才搬進養生村,

雖然要支付租金,

但因為少了 食、應酬及交通費等,

生活費用不增反減。

 

王念徵只保留 1、2 個帳戶

方便管理退休金

此外,王念徵整合帳戶、

清點資產及現金,

只保留 1、2 個帳戶方便管理,

另一方面估算餘命,反推每年開銷,

「當知道自己有多少錢、

每月可以花多少,心裡反而篤定。」她說,

很多老人惶恐,

是因為搞不清楚有多少錢財,

或是期待子女奉養,

「萬一孩子失業了怎麼辦,

如果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

退休老本還是得提早準備。」

 

她將現金 分成 3 等份

分別存在不同外匯帳戶

目前王念徵把現金分 3 等份,

分別放在美元、人民幣及台幣帳戶中,

另一部分資產

則投資在海外債券基金,

每年 5% 穩定報酬,

 

「退休金只要保本即可,

賺得再多也是留給別人花。」

 

 

因為子女都在國外定居,

王念徵甚至把後事及遺囑都安排妥當。

有一年她趁著過年找來教會牧師及師母,

2 位見證人及律師,

把他們分別介紹給

自己的兒女認識並拍照存證,

萬一不幸發生意外,一切都不會過度慌亂。

 

3. 最後,做好「放下」的心理建設

退休後王念徵做的第 3 件事

是做好「放下」的心理建設。

「這一點說來容易,但得不斷學習。」

比如一開始週邊好友也敲邊鼓說

養生村距離市區好遠、生活品質很差,

她也擔心會不適應。

但半年過後她認為沒有差別。

 

在退休日子裡

她發現人生其實可以很簡樸

放眼望去房間裡一張床、一張沙發、

一個小廚房就夠了,

多餘的只是占空間,

「從大屋換小屋要做到捨棄,

能夠搬過來的物品就是需要的,

其他都很多餘。」

透過這樣的方法,

她學習到斷捨離,發現人生可以很簡樸。

 

懂得放下世俗認同

人生還有多長的時間

能夠讓你全然做自己

再來也要懂得放下世俗認同。

她說,以前跟朋友聚會,

聊天的話題不脫出國旅遊、美食,

對先生或子女的抱怨;

 

但養生村的朋友幾乎都是

抱著 「不想靠兒女」的想法,

彼此容易談心、聊得開,

話題也以現在的生活為主,

不會有人問 以前在哪裡工作、領多少錢、

子女孝不孝順,沒有嫉妒與比較,

可以全然地做自己。

 

她說,

每一個人若能做到放下

有形的物質及無形的私慾,

就能更自在且開心的生活,

流露出自然的溫度以及發自內心的開懷。

養生村的老伴及好友個個都像家人,

而這才是她心目中退休的最佳居所。

 

願我們老時

都能安然自在地享受餘生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