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善 婆媳關係,其實做到這 1 點,就能減少 50%以上的家庭矛盾!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8-03-03 22:02
  • 更新:2018-07-17 09:18

想改善 婆媳關係,其實做到這 1 點,就能減少 50%以上的家庭矛盾!

(圖/shutterstock)

 

作者:meiya(ID OneStepUp)

 

老家的有個親戚,快六十歲了,

生了兩個孩子,一女一兒,姐弟倆。

女兒二十多歲的時候談了一個男朋友,

父母不同意,嫌棄男方家庭條件不好,

就強性拆散了這對情侶。

女兒內心受到傷害,連著幾年都不再談戀愛。

快三十歲了,父母著急,各種安排相親,

女兒都無法和相親對象談戀愛。

後來,父母逼迫女兒結婚,

女孩在非常痛苦之際勉強嫁給了一個相親對象,

但是婚姻可以勉強,愛情卻不能勉強。

兩個人婚後都沒有性生活,

無性婚姻持續了兩年後,女兒的丈夫提出了離婚。

兒子在快三十歲時自由戀愛認識了一個女孩,

父母剛開始對這個女孩也不是很滿意,

但迫於兒子年齡不小了,就同意了兩個人在一起。

婚後,兒子和兒媳想自己單獨住。

父母堅持要和他們住在一起。

從此家庭矛盾不斷,婆媳經常鬧矛盾。

婆婆指責兒媳浪費,指責兒媳做不好家務。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後來,媳婦生了孩子之後,

又因為帶孩子的問題矛盾不斷,

如兒媳想給孩子餵母乳,

婆婆不同意,要給孩子喝奶粉。

兒媳想多帶帶孩子,

婆婆會把自己和孩子關在房間裡,

不讓兒媳和孩子在一起。

兒媳對婆婆也由剛開始的以禮相待

到後來的怨恨咒罵,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糟。

在這個期間,

兒子夾在媳婦與老媽之間,

無法調和兩個人的矛盾。

兒子的妻子多次希望丈夫能夠站在自己這邊,

支持自己,或者提出與公婆分開來居住,

無奈丈夫害怕支持老婆,

反對老媽會讓老母親生氣,

或者與父母分開住會被父母罵不孝

而一直沒有回應妻子的需求。

妻子對丈夫的不滿日益增多,

夫妻關係也日益緊張。

在一次家庭矛盾爆發之際,

婆婆與兒媳婦兩個人動起了手,

婆婆辱罵了媳婦,

媳婦拿起水杯將水潑到婆婆身上,

婆婆扇了兒媳一個耳光。

然後,兒媳離家出走。

不久,提出了離婚。 

這個家庭裡兩個孩子的婚姻都不幸,

跟父母的干涉和控制脫不開關係,

也跟孩子無法從身體、精神

到心理上不獨立,

離不開父母有關。

 

 

前幾天在豆瓣上看到一篇題為

《婆婆當著我和丈夫的面脫衣服: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來自真實故事計劃,

作者是一位女性,講訴了自己從結婚到離婚

這七年發生的家庭故事。

公公年輕時候長年在外闖蕩,

婆婆獨自撐起一個家,與自己的兒子相依為命。

後來,公公沒闖出名堂,

回到老家在婆婆的幫助下找了一份工作,

婆婆收入高,也承擔著家裡家外的絕大部分事物。

剛開始,她覺得婆婆很不容易,處處為婆婆考慮,

但是當她們真正在一起生活時

出現了很多問題。

比如“丈夫在衛生間洗澡,

婆婆會徑直走到衛生間門口,讓他開門。

他說:“媽你要什麼我給你遞出來。”

她不同意,在門外喊:

'你把門打開讓我進來,又不是別人。'

我們坐在臥室閒聊,婆婆想換衣服,

就直接當著我們的面把上衣一件一件全部脫掉,

然後淡定地換上睡衣。

看我表情不對,她說:

'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婆婆看到兒子和媳婦有摟摟抱抱的親密行為

就會不高興,會私下找媳婦談話:“不要在家裡太膩。”

後來,媳婦懷孕,有一點先兆流產的跡象,

去醫院檢查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婆婆卻各種勸說媳婦打胎,

還發動了婆家幾乎所有親戚勸兒媳婦墮胎。

丈夫最後也加入到了勸妻子墮胎的行列。

丈夫的理由是“我媽說得有道理,

我最近每次回來,家裡陰沉沉的,

我爸媽都不高興,就是因為你非要這孩子。”

後來,婆婆拿出自己積攢的幾十萬

以及親戚的幾十萬進行投資,

結果被人騙了,親戚向她要錢,

她逼著兒子兒媳賣房子,賣房子的錢不夠還債,

婆婆又讓他們向銀行騙貸80萬,

兒子選擇相信母親,沒有拒絕母親的要求,

因為要養兩個孩子,

這位妻子不想和丈夫背負這筆充滿風險的貸款,

加上之前多年相處所積累下來的衝突和問題,

已經讓她對婆婆和丈夫感到絕望了。

最後這位女士提出了離婚。

辦理離婚,走出民政局的那個下午,

這位女士對前夫說:

“你要是再婚,記得離開父母。”

而男人的話令她終身難忘:

“我這輩子都不會再婚,我就跟我媽過一輩子。”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媽寶男的婚姻狀態。

故事中婆婆因為和丈夫的關係不親密,

將兒子當成自己的最愛,

在兒子身上寄託了

太多母子之外的的情感。

當兒子娶了媳婦,她還會緊抓兒子不放,

認為兒媳是和自己爭奪兒子的第三者。

對兒媳有敵意,不允許兒子和兒媳親密,

挑撥兒子和兒媳的關係。

兒子也因為和母親的關係過分親密,

相信和支持母親的所有行為,

當自己的老媽和自己的老婆有矛盾的時候,

他站在老媽這一邊,與妻子關係裂痕多多,

最終導致婚姻破裂。

 

(贊助商連結)


 

 這篇文章底下不少網友

也講了自己家庭類似情況,

總結起來就是:

不健康的夫妻關係,

帶來不健康的母子關係,

產生了“戀子母”,“媽寶男”,

而這進一步影響兒子未來的夫妻關係。

我在諮詢中還會遇到以下一些情況:

已經結婚,可是一和丈夫/妻子發生矛盾,

就去找自己的父母評理、訴苦,

兩夫妻間的任何小事都要告訴父母,

讓父母站在自己這邊,

讓父母摻和進自己的小家庭裡,

有的直接讓父母去聲討或者教訓自己的丈夫/妻子,

表面看起來,贏了夫妻之間的爭吵,

卻破壞了長久的婚姻幸福。

最終導致婆媳矛盾/丈母娘與女婿的矛盾

嚴重到不可調和,自己的婚姻以離婚收場。

有的女性一懷孕就住到自己父母家裡,

從此以後就開始與丈夫分居的生活,

把所有的情感都投注在孩子,

投注在自己原生家庭中,

因為認為丈夫是外人,孩子、父母才是自己人。

男性也有這樣的情況,始終認為

“老媽只有一個,老婆可以再找”,

將妻子當外人,處處排斥和提防妻子。

還有的丈夫/妻子,一直將自己小家庭的錢

(夫妻共同財產)用來資助自己的父母、

兄弟姐妹以及各路親戚,

而不顧自己小家庭的需求,

導致夫妻矛盾頻發。

還有的丈夫/妻子,雖然和父母不住在一起,

但是每天給父母打一個小時的電話,

將自己生活中的各種瑣事事無鉅細地報備父母,

導致父母對自己的生活和伴侶各種干涉,

或者有的男女與父母商量怎麼對付

或者控制自己的另一半與其家人,

將婚姻生活視為兩個家庭的戰場。

我還遇到不少準備要結婚,

在談彩禮的過程中談崩的情侶。

兩個年輕人沒想法,沒主見,

兩家父母在一起談誰出房,誰出車,

彩禮多少,婚宴幾桌,結婚的流程怎樣,

談著談著出現了矛盾,

都覺得對方想佔自己家便宜,開始發生爭吵,

孩子也開始站在父母這邊幫架,

最後這婚就結不成了。

以上所有的案例都有一個導致問題的根源:

父母無法放手,與孩子分離,

孩子無法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

與伴侶聯合,組成一個團隊。

大家參加過婚禮,會看到在婚禮現場

有一條佈置好花束彩結的步道,

新郎新娘走在這條步道上,

我們這些親人朋友在道路兩側觀禮。

這代表著,他們是一體的,他們是“內人”,

我們這些親人、包括男女方父母都是外人。

 

(贊助商連結)

 

 

何為婚姻?

婚姻其實就是組建一個新的團隊,

建立一種新的關係的連合。

《創世紀》中說: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這裡的妻子不僅僅指女性而是指“伴侶”,

這句話其實講了

 

幸福的婚姻要完成的三個任務,

1、變得獨立,與父母分離,

割斷心理上、情感上的“臍帶”。

2、與伴侶生活在一起

3、兩個人聯合,組成“我們”,組成“一體”,

共同抵禦外部世界的風風雨雨。

這意味著:在一個家庭裡,

夫妻關係是核心,親子關係是配角,

我們要更加註重親密關係,而非親子關係。

也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序位中:

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小家庭是第一位的,

其次才是親子關係,小家庭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據相關的數據統計,

上海這幾年80後離婚案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

其他地方的離婚案中80後所佔比重最大,

80後離婚案的突出特點在於父母插手子女婚姻,

從戀愛、結婚、買房、裝修、生子……

80後父母都參與其中。

80後父母大多是非常傳統的50後、60後,

在他們很多人的觀念裡,

“孩子永遠排第一,伴侶永遠靠後”,

他們對親密關係不夠重視,卻格外重視孩子,

再加上80後獨生子女較多,

所以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往往過分緊密於黏連。

當孩子擇業、戀愛、進入婚姻後,

孩子與父母沒有分離乾淨,

出現孩子不獨立,沒主見,

父母不肯放手,處處干涉與控制,

於是一系列嚴重的家庭問題由此產生。

在中國家庭中,只要做到

“和父母分離,與伴侶連合,兩人合為一體”

這一點,

至少50%以上的家庭矛盾都可以避免,

家庭幸福度會大大提升。

無論男人女人都要有這樣的觀念:

“伴侶是我牽手一生的人”,

“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我們對伴侶最大的愛就是與他/她合一,

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與他/她分離。

還是那句我一再提到的話: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

只有父母與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

 

 

我自己也是一位母親,

私以為衡量一個人做父母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於:

自己能否與孩子分離,

孩子能否與父母分離,

去過上自己獨立自由的生活。

培養出缺乏自己主見,

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處處依賴父母,

無法離開父母的媽寶男,媽寶女

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失敗!

作為一名做了大量婚戀家庭諮詢的諮詢師,

我希望年輕的夫妻們能儘早明白:

陪伴你的是你自己的伴侶而不是孩子,

想要婚姻幸福,

你始終要把“我們”的關係放在第一位,

在家庭中無論做怎樣的選擇,有怎樣的行為,

都要問問自己:我這麼做,

對“我們”的關係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一個家庭想培養出心靈健康,思維開放,

懂得愛自己愛別人的孩子,

關鍵是經營好夫妻關係。

父母相互欣賞,關係親密,

溝通順暢,家庭氛圍良好,

孩子更容易學會愛自己,愛別人,

學會有效溝通,內心有安全感,

以後也更容易擁有幸福的婚姻。

這就是愛的傳承,很多人不懂的愛,

是因為他從小未見過愛也未被愛過。”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meiya,暢銷書作者,書評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個人諮詢與團體帶領時間超過1500小時, 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多部作品。

(文章來源)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