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1 家航太龍頭廠,有政府做後盾:拿下「國機國造」的 686 億訂單,MIT 即將發光!

主編的產業研究室

主編的產業研究室

  • 2018-02-02 11:46
  • 更新:2018-07-29 18:41

這 1 家航太龍頭廠,有政府做後盾:拿下「國機國造」的 686 億訂單,MIT 即將發光!

(圖/shutterstock)

 

 

台灣有一個產業 ...

✔ 技術門檻高,具備競爭優勢

✔ 2016 年產值突破 1000 億元大關

✔ 全球排名第 6,產業發展有目共睹

✔ 政府做後盾,一年投入 50 億開發金

✔ 準備迎接未來 20 年的換「機」潮

究竟哪個產業符合上述 5 點,你猜得到嗎?

 

答案就是:

台灣的「航太」產業

 

先來看上面這張圖。這張圖紀錄了

台灣航空產業的產值變化 (1991-2016 年)

從 2010 年起,台灣航空產業年年呈現正成長

2016 年,更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首度突破千億元大關,產值為 ...

1002.79 億元,較前年成長 9.6%

加上小英政府的重點政策中

將「國防航太」列為:

台灣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之一

且近三年每年補助 50 億元給航太產業

究竟航太產業有多大商機與魅力

讓政府願意花重金培育呢?

 

接著文章將更仔細的介紹:

✩ 航太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的爆發性發展

✩ 5 家台灣航太製造廠-漢翔、寶一、晟田、千附、事欣科

✩ 結語-重點整理

 

(贊助商連結)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正文繼續 ...

 

✩ 航太產業的現況

與未來的爆發性發展

航太產業向來是各國

展示國力的重要指標!

以國內為例:國防部每年編列

3000 億元預算,其中兩成五撥給

軍事投資,這就包含航太產業製造的軍用機

 

台灣多半都跟美國購買現成的軍用機

因為國內航太的強項是:

生產「精密零件」,並非飛機製造

但這些事情都在近年有了改變 ...

大家還記得小英當年競選總統時喊出的「國機國造」嗎?

2017年 4 月份,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與漢翔航空工業簽訂 686 億元的合約

委託漢翔生產 66 架高級教練機

「國產」機預計在 2020 年誕生

 

除了國防軍用機,航太

還有另一塊大商機:

民航機 (包括客機、貨機)

複合材料的應用與艙內機器自動化

這個趨勢將會帶起一波換機潮

全球最大的兩家飛機製造商 Airbus 與 Boeing

相當看好航太產業的發展

他們各自在最新的市場報告中預測

未來 20 年 (2016 年-2035 年)

民航「新」機的需求大約是 ...

33,070-39,620 架,總產值高達美金 5.2-5.9 兆元

 

 

上述的「軍用機+民航機」

是航太產業最主要的兩大應用

需求皆是:有增無減!

 

再來我們看航太產業鏈

上游:生產飛機的主要零件

像是儀表板、發動機、艙門、輪胎、

機體結構、衛星定位系統、飛機維修

 

中游:負責製造飛機

像上面提到的 Airbus(歐)與 Boeing(美)

這兩家就是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商

他們負責開發設計、進貨製造、銷售飛機

 

下游:則是航空運送

這就是你我都熟悉的 ...

旅行用飛機、寄貨用貨機、飛機租借

這些都算是航太產業的下游。

 

 

國內航太產業在行的是

生產「精密零件」,為上游主要零件

也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 ...

 

✩ 5 家台灣航太製造廠:

漢翔、寶一、晟田、千附、事欣科

這五家是台灣目前主要生產航太零件的公司

漢翔、寶一的營運比重近乎 100% 是航太相關

晟田、千附、事欣科則是有加入其它業務。

 

 

接下來,我想著重分析漢翔這家公司

他是國內的龍頭飛機製造商

若整個航太產業火速起飛

漢翔肯定是首當受惠的那個人!

 

1946 年由空軍 (空軍航空工業局)

在南京成立漢翔,當時就開始了飛機研發製造等業務

1949 年跟著政府遷臺,原隸屬於空軍的漢翔

改隸 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

之後漢翔開始與國外廠商合作研製

生產上千架的軍用機供國家使用 (空軍服役)

這些軍用機中也包括當年赫赫有名

由李登輝總統命名的「經國號」

1996 年,漢翔改制為經濟部所屬

不再只生產國防用的軍用機

經營策略納入民航機,朝向企業化、國際化發展

 

漢翔業務主分 3 項:

國防、民用航空、工業技術服務

1. 國防 (軍用機)

主要客戶為台灣空軍,負責飛機製造、

維修、性能提升、機隊商維、軍工廠等

目前最重大的任務就是 ... 去年與政府

簽訂的「國機國造」686 億元計畫

以 66 架新款的高級教練機

取代 老舊的 AT-3 教練機與 F-5 戰機

「國機國造」計畫預計在

→ 2019 年推出首架原型機!

→ 2026 年全數交機!

 

 

2. 民用航空 (民航機)

主要客戶為歐、美、日大廠

像是 Airbus、Boeing、GE、

Bombardier、Sikorsky、Snecma 等

民航業務包含機體結構、發動機以及後續的飛機維修

由於國外大廠近年拼命壓低成本

甚至直接要求零件供應廠商 (漢翔)

至少降價 10% 以上,否則不再續約

這個只能削價競爭,否則沒合約的窘境

讓漢翔有了成立「台灣航太產業 A-Team 4.0 聯盟」的念頭

以結盟分工來提升自身競爭力!

 

 

3. 工業技術服務

主要客戶為台鐵、北捷、高捷、

曼谷捷運、香港捷運等大型工程

漢翔以航太科技這項基礎

將技術拓展至鐵道、汽車電子、

能源科技等各大產業領域

但這只是兼著做的小業務,

目前營收僅占 1.64%,重心還是放在前兩項

 

✩ 結語-重點整理

寫到了文章的末端,替大家做重點整理吧!

台灣去年航太產值首度突破千億元大關

2016-2026 會是「國機國造」的鼎盛年

再加上整個航太大環境看好不看壞

尤其是民航機的汰舊換新:

Airbus 與 Boeing 皆大膽預測

未來 20 年 (2016 年-2035 年)

民航新機需求大約是 33,070-39,620 架

總產值高達美金 5.2-5.9 兆!

 

文中也有附上

台灣從事航太相關的 5 家公司

我挑龍頭廠漢翔出來介紹

另外 4 家大家可自行深入研究 ...

 

最後提供未來三個觀察點:

1. 匯率變動

台灣在航太產業鏈中

扮演的角色是上游的零件製造商

零件生產完成後再送往歐美日

所以匯率對他們非常重要

以漢翔為例,外銷、外購均以美元為主

105 年度兌換損失淨額為 49,748 仟元

佔合併營收淨額比率為 0.18% ...

 

2. 削價競爭是否改善

針對國外大廠要零件供應廠商降價 10%

漢翔成立了「台灣航太產業 A-Team 4.0 聯盟」

可觀察此聯盟是否真正改善低價競爭的情形

 

3. 國機國造的發展

漢翔會在 2019 年推出首架國產原型機

屆時再多留意原型機的表現!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文章相關股票
主編的產業研究室

主編的產業研究室

瞄準產業黑馬股,大賺波段致富財 不藏私交流,一同在投資路上並肩作戰 點我加入 LINE 好友 》http://cmy.tw/006Ofo 點我加入 FB 秘密社團 》http://cmy.tw/006R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