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今年來生物科技基金表現不錯,
單月報酬率達 7.17%,
主要受到開年以來市場樂觀氣氛、
併購消息以及技術面轉強等利多激勵。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本週二(1/30)發表的國情咨文,
提到削減藥價是政府「最優先考量的事情之一」,
不禁讓市場擔心是不是會對生技產業有不利衝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對此,康和投顧產品研究部主管黃詣庭指出,
這已經不是美國政府首次提出平抑藥價的立場,
而且川普總統於競選期間
及就任之後也持續表達該想法,
因此,這次國情咨文中再度提起,
其實並不令市場意外。
黃詣庭認為市場要持續關注的是
「採取何種方式平抑藥價」,
這將會是未來左右生技醫療產業的關鍵。
主要方式有 2:
方式 1、透過立法設定藥價天花板,
將對生技醫療產業造成重大衝擊,但可行性較低。
方式 2、鬆綁對於新藥研發及核准上市的法令監管,
鼓勵更多創新型藥品上市,
以透過市場競爭達成平抑藥價的目標,
讓具有競爭力的業者享有充分的利潤空間,
並迫使不具競爭力的廠牌降低藥品售價,
這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也將對生技醫療產品營造有利的經營環境。
從股價表現來看,
黃詣庭評估川普於國情咨文中對於平抑藥價的宣示,
可能造成短線上生技醫療類股的震盪回檔。
但因今年來生技醫療產業中大型併購案頻傳、
創新型藥品及療法的核准上市等題材,
加上大型生技醫療類股 2017 年第 4 季財報亮眼,
因此,短線上若因政策面不確定因素
造成生技醫療類股回檔,
反而是著眼中線布局者的逢低進場機會。
台灣銷售 8 檔生物科技基金績效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基金哥 不藏私
讓你省下聽課的錢、找資料的時間,
一起成為投資界的「哥」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Si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