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2017年6 不想毀掉孩子的一生...絕對 不可以 說出這3個字! 最後更新於  2018.7.17 15:00 瀏覽人次 : 25379 撰文者: 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家庭教育, 親子相處, 教育觀點 收藏 . 繼續閱讀...
7月 2017年4 3歲,已經不是孩子能不能上幼稚園的標準了!如果孩子做不到這 4點,還是先別送幼稚園了... 最後更新於  2018.7.17 15:00 瀏覽人次 : 1064 撰文者: 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教育見解 收藏 (圖片擷取自:育兒早知道) 現在應該很多家長都知道,三歲已經不是上不上幼稚園的分水嶺了,然而你知道什麼時候上幼稚園才合適嗎?上幼稚園之前,又該具備什麼能力呢? 繼續閱讀...
7月 2017年3 想毀掉孩子 只需要 7步... 最後更新於  2018.7.17 15:00 瀏覽人次 : 95062 撰文者: 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教育觀點, 親子相處, 網路文章 收藏 (圖片擷取自:jianshu.io) 孩子是否自信,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評價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自信的人,因為自信的孩子願意學習新的技能,面對新的挑戰。 繼續閱讀...
6月 2017年29 日本研究發現「聽話的人都不快樂」!表現越乖的小孩,內心其實已經被父母 完全摧毀了... 最後更新於  2020.12.3 13:45 瀏覽人次 : 607523 撰文者: 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網路文章, 網路文章, 教育觀點 收藏 我們都知道「做自己」很重要,但有時候還是免不了偽裝,去迎合他人的喜好。這是我們從很小時候就學會的「生存之道」。小時候,只要我們乖乖的,就會被爸媽誇獎,一旦做錯事、或是不符合爸媽期待,就會被罵甚至處罰。久而久之,我們成為了父母喜歡的「乖孩子」,但哪個真正的自己呢?很有可能已經被扼殺了... 繼續閱讀...
6月 2017年28 一位父親的 慘痛經驗:教小孩,別老是「數到 3」!當他們不聽話時,你可以做的 4件事... 最後更新於  2020.12.16 17:55 瀏覽人次 : 167235 撰文者: 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教育見解, 家庭教育, 親子相處, 親子教養, 家庭生活 收藏 有時候父母生氣,是氣自己 說話失去權威。孩子越長越大,越有自己的主張。你越讓他做的事,他偏不去做。最氣的是孩子犯了錯,你要他改正,他卻不聽。於是,你發明了「數到 3」,強硬地讓孩子服從。 繼續看下去... 繼續閱讀...
6月 2017年27 全職媽媽,才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5 張對比圖,道破老公想像中 和現實中的 巨大差別... 最後更新於  2018.7.17 15:00 瀏覽人次 : 48412 撰文者: 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品味生活, 親子教育, 家庭教育 收藏 (圖片擷取自:zippythemes,下同) 很多人以為全職媽媽在家裡帶小孩、不用上班是件輕鬆的事,看完以下這 5張老公想像中的與現實生活中的主婦真相圖, 繼續閱讀...
6月 2017年19 台灣教育奇景:老師怕父母討厭,父母怕小孩討厭,於是小孩開始 無法無天! 最後更新於  2020.11.16 17:05 瀏覽人次 : 45319 撰文者: Mr.6 標籤:專欄, Mr.6, 親子教育, 教育觀點 收藏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這幾年,少子化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有許多父母將所有的愛和資源灌溉在一個孩子身上,過度的溺愛和保護也衍生出許多的社會問題。本文用一個害怕「得罪」兒子的母親, 繼續閱讀...
6月 2017年15 神經科學家發現:「忽視」,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超過身體虐待... 最後更新於  2017.6.16 09:03 瀏覽人次 : 17610 撰文者: CMoney精選 標籤:好書摘錄, 親子天下, 好書推薦, 親子教育 收藏 (圖片擷取自:shutterstock) 作者: 保羅‧塔夫 神經科學家發現,忽視會影響前額葉皮質,導致壓力反應系統的損傷, 繼續閱讀...
6月 2017年6 別制止 孩子吃手指!因為...你的控制 就是最壞的教育! 最後更新於  2018.7.17 15:00 瀏覽人次 : 10780 撰文者: 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個人成長, 親子教育, 教育見解, 親子相處 收藏 (圖片擷取自:清湖網)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很多時候,孩子長大後出現的問題,多半來自童年,某一件事,某一句話,某一個人, 繼續閱讀...
6月 2017年1 優秀不是靠運氣》台灣虎媽教出 哈佛姊弟:「開明」可能會 誤了孩子一生! 最後更新於  2020.9.7 15:30 瀏覽人次 : 167046 撰文者: 天下文化 標籤:親子教育, 天下文化26940, 書摘, 好書分享 收藏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許多孩子面臨成績、升學壓力時,常常會搬出「這不是我的興趣」來逃避。然而,他們多半不是真的沒讀書能力、興趣,而是不想看見自己失敗的模樣,因此父母必須洞悉孩子這種逃避的心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