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人生沒有速成,想得到門票就用「一萬個小時」來換

MBAtics

MBAtics

  • 2014-03-07 10:01
  • 更新:2018-07-14 01:15

人生沒有速成,想得到門票就用「一萬個小時」來換

(圖/shutterstock)

 

在台灣的我,很習慣於花少少的時間,達到大大的功效。

考試前我抱佛腳、找工作前把履歷趕一趕、

比賽前最後一刻花個三天三夜集訓,

然後,事情結束了,結果總是還不錯

(考的也還不差,面試也自我感覺良好,

比賽呢?反正評審口味不一,我也管不了。)

於是我用這種心態繼續混日子,總覺得什麼東西只要靠我幾個禮拜,

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努力,一定有成果。

 

這陣子很多學弟妹跟我反應:

「我已經花一個週末整整四十八小時的時間修改我的履歷了!為什麼還不夠好?」

「我已經花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申請實習了,為什麼一點成效都沒有?」

「我已經在接到面試通知時立馬開始準備,緊鑼密鼓練習一個禮拜,為什麼程度還不夠?」

「我這個考試已經唸了兩個週末了,應該已經沒問題了吧!」

 

 

我們都以為,一個週末,一個禮拜,一個月,就夠了。

但你知道嗎,這種付出的程度真的微不足道到了極點。

到美國之後我才發現,這裡的學生看待自己的時間的態度不一樣,

在求職方面尤其明顯;他們的單位不是幾天、幾個禮拜、而是「幾年」。

 

我看到無數個大二學生早早在開學前就把履歷寫好

(是他們花了好幾個禮拜寫出來的第一版),

規劃自己大二這學年需要做什麼研究、培養什麼面試技能

(是的,面對大三下的徵才潮,大二上的他們已經開始準備了!),

大二暑假到大三上時已經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面試練習,

並且開始針對大四畢業以後想進的公司,開始找資源,接觸學長姊。

 

你有沒有發現,針對每一步,他們的時間單位很長,

而不是像我們一樣,一個週末就覺得很了不起?

 

這裡的學生流行的是「一萬個小時法則」:

意思是,如果你要擅長某件事物,你必須要付出至少一萬個小時。

 

再說一個我室友的例子。

她來自中國,高中就來美國念書,

我見到她的時候,她offer拿不完,

大到紐約高盛的投資銀行部門,小至LA極少數幾家菁英投資銀行,

她全部都上,這些銀行還天天打電話給她,遊說她選擇他們公司。

 

她英文嚇嚇叫,長得又漂亮身材又火辣,人緣極佳,朋友遍佈世界各國。

噢忘了說,成績還是頂尖的,

是他們那屆四年來全A女王(數學雙財金系!這可不是混著玩的),

閒暇之餘還跟教授做經濟研究,名字被寫到paper上。

外人看來,簡直是超級人生勝利組。

但是,讓我們拾起酸民的心態,看看人家怎麼努力的。

 

面對課業她不馬虎,從大一開始她就每天複習預習,

因為英文還不夠好,她經常花別人雙倍的時間寫作業。

找工作她更是刻苦,她沒有一帆風順,

相反的,在大三大四這兩年,她一點結果都沒有,

儘管已經每天練習面試了、已經每天積極的聯繫學長姊了、

已經把所有該準備的都準備了,

含辛茹苦一年半載,大四那年她只拿到了一個不怎麼滿意的offer。

 

於是她咬著牙,放棄那個工作機會,決定延畢一年繼續努力。

她從頭開始找實習,繼續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走下去,

半年以後的最後一刻,她終於拿到了一個頂尖投資銀行的實習,

在實習的過程中她積極表現,實習結束時,無數間投行都要她。

 

兩年來,她經歷了無數失敗與挫折,

她跟我說,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她每天都躲到廁所哭,

但是哭完還是得若無其事的繼續找工作、念書、寫paper,

強迫自己微笑的面對下一個挑戰。

 

為了找工作,她寄出了1000多封Email(真的,她打開她的信箱算給我看過),

打過幾百通電話,面試無數次,在這麼多努力的過程中,她拿到了五個頂尖的offer;

也就是說兩年寒窗之後,她的成功機率不過僅僅是5/1000,

而你還覺得面試練習一個禮拜就可以進入麥肯錫?

 

 

是不公平,還是你不夠認真?

當然,你可能覺得我舉的例子太極端了,

覺得你身邊有很多人生勝利組,真的就是練習面試一個禮拜就拿到了年薪百萬的offer,

你覺得很不公平,你覺得這是資源、體制、社會的問題,

你甚至覺得就是有很多人事物都對不起你。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人生勝利組的努力,他們是不是上課比你認真?

當你在恍神想著等一下要吃什麼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已經專心的寫下筆記?

當你不求甚解,上課用Facebook的時候,

他們是不是正努力的理解所學內容,在腦海裡轉了好幾圈?

他們是不是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而不是像你,只會嘴上說說?

他們時不是平時就積極參與社團、做Project,培養專業能力?

當你努力一個月就想放棄,他們是不是還意志堅定的往前走?

還有,他們是不是執行的時間多,抱怨的時間少?

 

 

世界上真的沒有速成這件事。

你所嫉妒的人生勝利組,他們一夜之間的成功,

都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

 

人生勝利組還有幾個共同特徵:

他們願意捲起袖子去做、他們願意思考、 他們不隨意妥協,

他們不會努力兩個月以後就放棄、他們失敗時不會從此縮回自己的小確幸迴圈,

而是哭完以後,繼續走。

 

我大陸同學的好幾個朋友考上了常春藤名校的PHD,

他們從大二就開始跟教授做研究,為了三年後的申請做努力;

同班的安德魯,拿到了麥肯錫、BCG還有Bain的offer,

他從大二開始練習個案面試到大四;

同校的學弟妹在大二上就開始找實習,並且研讀投資銀行面試指南,

為的是大三暑假可以進入top投資銀行的summer program。

 

無數的同學們,用的是至少兩年、三年的時間為求職做努力;

而我們總是習慣抱佛腳一個禮拜就想看到成效。

 

我們身邊,也有眾多自學寫程式、自學設計、

上語言補習班、花時間培養各種技能的人。

他們在你看youtube影片傻笑的時候,增進自己的能力。

然後一萬、兩萬個小時過後,他們終於得到了收穫。

 

 

 

而你就在那邊酸,說他們資源比較多,說他們爸媽比較有錢,

說他們生來就比較聰明,學東西對他們來說就是輕而易舉。

 

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了,你跟人家的差別,

就是那個該改掉的「速成心態」、那個懶惰的態度、就是那個逃避現實的習慣。

 

引用一句學長曾跟我說的話

「大家都渴望的東西,如果你沒有壓倒性的能力與勝算,你只能用壓倒性的努力去取爭。」

 

大家都渴望的好工作、好薪水、好生活是不可能有捷徑的。
套一句我神人室友經常鼓勵我的話

「Fiona,I worked my ass off for two years!

如果你努力兩個月就拿到最好的offer,那我不就傻逼了嗎?!」

 

所以,給自己一個功課:

拋開「速成」思維,用一萬個小時,換來你想要的門票。

 

 

 

(本文由 MBAtics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
   MBAtics & Sprinkles & Suits
我是Fiona,台大國企系畢業的學生,寫這篇自介時我正在美國讀金融碩士。我的經驗與智商皆普普,但卻有顆憤世嫉俗,阿不是,是雄心壯志不安於現狀的心,想要出國看看這世界到底有多大,自己可以走多遠。所以here I am,除了書寫排解寂寞,更希望把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或許這些片段的資訊能夠對於讀者有那麼一點點娛樂的作用吧!
歡迎與本文作者聯絡:FionaLin@sprinklesandsuits.com
└─────────────────────────────────────────────┘

 


 

CMoney小編後記

文中直接指出,大部分的人和我們眼中「人生勝利組」的差別,

就是那個該改掉的「速成心態」、懶惰的態度、逃避現實的習慣。

 

「大家都渴望的東西,如果你沒有壓倒性的能力與勝算,你只能用壓倒性的努力去取爭。」

 

在理財的路上也是,大家最終的目標,都是想要追求財務自由

然而,財務自由說得輕鬆,又多少人真的實踐 而達成呢?

當心中有了目標,就該竭盡努力的 一步一步 靠近屬於自己的勝利

想擁有財富自由嗎?你可以從這裡開始 >>>為什麼要投資理財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在下面給我們一個讚的支持 : )

(一個小小的讚 就是我們持續搜尋好文章的動力)

MBAtics

MBAtics

2008由四位中山MBA成立,重新定義MBA的價值,勇敢走出自己的路,並成為每一位MBA都該關注的網站。http://MB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