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投資市場的商品多樣,
一般人最常接觸的不外乎股票與基金,
這兩種去擇一投資,要選哪個?
是股票好?還是基金好?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武功練得再高強
還不如直接買基金
文中提到作者邱顯比上了理財節目,
另一位來賓是保誠投信董事長曹幼非先生。
有觀眾就問:
「一般散戶股市中獲勝?」
曹先生也許是身為投信公司董事長,
回答說一般投資人應多用功,
加強對基本分析的功力。
作者邱顯比則直截了當地說:
「我認為一般散戶再多看幾份報紙、雜誌,
把基本功練到多強,其實也沒什麼用處,
還不如直接買基金,
由專家去煩惱該投資什麼股票。」
投資股票
意思就是:擁有那家公司部分的所有權,
當公司賺錢的時候,
我們有權利依照持股比例分配盈餘。
基金
就是基金公司買了一些設備,
請了一些專家跟大眾募了一筆錢
放在第三方機構幫你們操盤,
然後這些金融顧問會收取「管理費」的金融產品。
1.5%管理費
大家都知道,基金跟股票最大的差異來自於
「1.5%的管理費」,
投資 100 萬基金,不管賺或賠,
都要付給基金公司 15K的管理費,
所以很多人就會想說,我自己把他學好,
弄懂他,何必多那不必要的花費。
但是這管理費的價值在於
投資個股就得對該企業非常了解才行,
不論是財報的獲利能力、償債能力、
以及現金流量,都必須非常清楚。
除此之外,
產品的競爭力或者是接單狀況也得了解,
甚至連經營者是否有誠信問題也得考慮才行,
否則想要在股票上賺錢是很困難的。
然而,即便投資者對企業已經瞭若指掌,
還是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狀況,
風險管理也是個股投資的一大問題。
投資損失的錢
數目相當可觀
研究顯示,
台灣散戶平均每年的投資損失為 3.8%,
總金額等同於台灣GDP的 2.2%,
或是個人總所得的 2.8%,
意思就是若有在投資股票的陳先生年所得 400 萬,
他會有將近 11 萬的錢因為投資股票而投入大海,
這樣幾年下來,因為投資損失的錢
都可以拿來繳進口車的頭期款了。
台股市場是由
散戶決定股票價格
尤其是台灣,
台灣股市成交量 70%是散戶所形成,
也可以說,是散戶決定股票的價格。
上述有提到,散戶資訊少,
又容易受市場影響,對條件好的法人而言,
常有便宜貨可以減,自然容易打敗市場。
這剛好可以解釋所謂藍海策略,
散戶越多,相對市場變得敏感,資訊少,
又沒有比那些專家顧問更會做風險管理,
睡個覺起來,什麼也沒了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台灣基金市場小
我們可以說是現在的基金市場相對來說是「發展中」,
研究顯示,台灣「準退休族」持有許多類型的股票投資工具。
以退休金的準備為例,
第 1 為「把現金放在銀行」來存退休金,
有 57%的比重,
第 2 是 42%的「投資股票」,
而「投資股票基金」的比例則是 20%。
意思就是並沒有太多人投入在基金市場,
若越來越多人買共同基金,
基金市場越來越大,法人佔股市成交量越來越高,
就跟美國市場一樣,美國剛好跟台灣相反,
股市成交量 70%是由法人所形成,
這樣基金就非常難擊敗市場。
所以聰明的投資人,要趁別人還沒進場前,
先卡好位搶先投資基金,
賺取市場還沒法人化的超額報酬,
建立自己的「藍海策略」!
用更有效率的方法買基金
請下載基金機器人 A 寶
用 A 寶買基金
安卓下載 https://cmy.tw/005YsG
IOS下載 https://cmy.tw/005nH4
建議你看這本書
作者: 邱顯比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