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巴菲特曾說過:
「就算黃金價格跌到每盎司800美元,
我也不會考慮買進!」
巴菲特認為,
把資金投入好股票可以讓資產和股價一起成長,
讓財富跟隨經濟成長是更好的選擇,
而黃金是從某個地方挖出來,
冶煉之後再放到另一個地方藏起來,
而且還要花錢請人看管。
黃金一直被視為財富保存的工具,政治越動盪,
市場波動越劇烈,越多人搶買黃金,
以作為財富的最後防線。
然而近 20 年金融商品的多元發展,
以及交易更加便利,使得黃金不再只是貴金屬,
也被視為純粹的金融商品、風險性資產。
簡單地說,在持有黃金的思維和策略上,
黃金不過是眾多投資的選擇之一罷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生產製造需求不高
漲跌與心理需求連動
過去 30 年,
黃金從每盎司約 468 美元漲到目前約 1,280 美元,
持有 30 年的漲幅約 2.7 倍,
只比通膨率的 2.1 倍好一些,
相較這段期間美國 S&P500 指數的漲幅則有 10 倍以上。
從走勢圖可以明顯看到,
前 20 年黃金價格幾乎紋風不動,
近 10 年卻一路飆漲到超過 1,900 美元,
又從最高點跌到接近 1,000 美元,波動劇烈。
此波黃金的漲跌與實際應用需求並無太大關連,
因為不管是高科技電子業或基礎建設,
黃金當作原物料用在生產上的實際需求不高,
其漲跌與人們的心理需求連動性反而較高,
它的需求是「想」出來的,而不是「做」出來的。
近 10 年黃金震盪幅度之大
因中國、印度 2 個國家崛起
過去東方人普遍喜歡以黃金炫富,
而過去 10 年正是這 2 個新興大國走向富有的黃金時期,
從政府到民間,黃金需求大幅增加。
不過,隨著中印經濟成長趨緩,
加上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後,
人們展現財富的方式改變,對黃金的需求降低,
價格自然滑落。
警惕投資人
黃金不適合一般投資人投資
談了這麼多黃金的過去,不是要探討買進時機,
而是要警惕投資人:
波動如此劇烈的投資工具
不適合一般投資人當做資產增值的投資工具。
正如央行彭總裁的警告,除非個人有很多儲蓄,
否則黃金價格波動大、風險高,
投資人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
很不幸,國人儲蓄率雖然高,但因為薪資長期偏低,
累積的儲蓄金額並不高,正因如此,
反而讓投資人抱著賭一賭的心情在進行投資,
專挑高風險標的短期操作,期望能一夜致富。
如此本末倒置的投資策略,很容易演變成惡性循環,
投資黃金雖然不是真的在賭博,
但沒有實際需求作為基礎的上漲,
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投資人只能猜測它的走勢,
只要猜錯一次,就可能什麼都沒了。
文章繼續 ↓ ↓
--------------------------------------------------------------------------
這 8 檔「產業冠軍股」漲不停
台股高檔 也能安心買進!
最新一期 Money錢11月號
全台便利超商、各大書局現正熱銷中
線上立刻搶購>>贈送599元理財寶抵用劵
--------------------------------------------------------------------------
文章繼續 ↓ ↓
具防禦功能
個人財富最後防線
投資配置的角度看黃金
它的價格波動度大、風險高
而且沒有實際需求做為支撐,想要投資黃金,
必須承擔高風險,並非好的投資標的。
好的投資策略是要追求長期穩定的報酬,
而不是一夕發財的機會,
好的投資標的是要能夠提供穩定的成長績效,
而不是忽漲忽跌的上下波動。
貨幣功能的角度看黃金
不能創造收益,也沒有內在價值
但它具有「防禦」的功能,
當金融體系再度發生系統風險時,
黃金作為一種「貨幣」,
它可能是個人財富的最後一道防線。
現今狂人當政、經濟動盪、地緣政治不穩定,
加上民粹主義爆發,世界局勢演變越來越極端,
黃金或許是危機下不錯的避險工具,
但如果要把黃金當成投資標,
還是牢記彭總裁的叮嚀:保守一點比較好。
黃金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也不適合一般投資人投資
真的想投資賺外快的話
選擇其他標的比較好!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