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投資要選擇什麼股票?
對於一般人而言,缺乏財經專業判斷能力,
投資時選擇產業龍頭企業,
總是相對安全且有較高機率可以獲利,
但個別企業之間總還是有些差別,該如何選擇?
一般人在不了解產業與企業產品專業的情況下,
只有從長期財報資料裡找尋判斷依據,
究竟該選擇追蹤那些數據?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熱門股的選擇
例如鴻海與台積電,普遍可以認同是好公司,
都是產業龍頭企業,擁有高市佔率,
同樣都從智慧型手機產業的成長過程,
獲得企業的營收利益,不過,從股價表現來看,
台積電略勝一籌,差別在哪裡?
如果抉擇的時候總是找漲幅相對較小,
本益比較低的股票,
可能會選擇鴻海,
但從結果來看卻是相對投資獲利較少的,
那是因為
台積電的EPS呈現上升趨勢,
而鴻海則維持相對穩定。
鴻海與台積電的比較
過去4年鴻海本益比大約落在 8 ~ 14 倍
(EPS約 8 ~ 9 元),目前約 13 倍,
台積電本益比則大約 9 ~ 18 倍
(EPS由 7.26 升至 12.89 元),目前約 18 倍;
附帶一題是,目前雖然指數創高,
但以台積電鴻海等股價並未偏離本益比區間,
市場裡理性的部分並未失控,
是整體大跌危機不易出現的理由之一。
企業能替股東賺進多少錢?
投資不單是要找本益比較低或漲幅相對較小的股票,
那也許是相對較安全,
卻不足以創造較好的績效,
投資要回歸的基本問題是:
企業能替股東賺進多少錢?
看EPS還不足以解釋這個問題,
例如台達電( 2308 )過去 4 年的EPS
穩定的維持在 7 ~ 8 元,
股價從 2014 年的高點開始似乎呈現空頭走勢,
完全與這一波萬點行情無關。
放長線
就要看企業能帶來多少績效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本文由 smartmoney投資日誌王俊忠 授權轉載,
原文在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