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最近有不少公司
推出「目標日期基金」
這是近年極受歡迎的退休理財新商品
已成為近年規模成長最快速的基金類型。
湯森路透理柏(Thomson ReutersLipper)統計,
1996 年於美國推出的目標基金規模僅 6 億美元,
20 年間成長到 9,819 億美元,
即便在市場震盪較大的 2016 年仍較 2015 年成長 18% ,
累計近 10 年成長 7 倍(截至 2017 年 2 月)。
但台灣目前卻只有 3 檔已核備的目標日期基金,
截至今年上半年,
投資規模還不到新台幣 3.6 億元。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為因應台灣老年社會到來
金管會鼓勵業者多發行此類型產品
尤其在年金改革持續進行及國人退休觀念成熟下,
未來目標日期基金可望成為國人退休準備的首選工具。
目標日期基金的最大特色是會依照投資人年齡自動調整資產配置,
越接近退休,投資股票的比重越低,
而債券及固定收益型資產之比重越高,
透過早期增值、晚期保值的投資觀念為民眾準備退休金。
此自動化機制讓投資人不須煩惱投資決策,
因此又稱為「懶人基金」――
投資人不會因為自己投資時點判斷錯誤而買高賣低。
相較於其他退休投資工具,
目標日期基金提供投資人一次做好
全方位投資策略(OnestopSolution)的方便性,
非常適合作為退休理財投資。
在美國 401 ( k )退休金計畫中
目標日期基金已成為
員工退休投資選擇最多的基金之一
甚至許多公司將其設為預設基金
給沒有主動選擇投資標的的人投資。
而美國公務人員聯邦儲蓄制度,
在 2005 年也開始增加此種基金作為投資標的。
我國私校退撫儲金的自主投資計畫在 2013 年開辦,
投資方案分「積極型」、「穩健型」、
「保守型」等 3 種風險屬性,
從 2013 年 4 月完成自主投資布局至 2016 年底,
積極型的年化報酬率為 4.3% 、穩健型為 5.5% ,
而保守型約 1.8% ,
都比現行 1 年期定存利率來得高出許多,
私校退撫儲金正規畫將目標日期基金設為第 4 種預設方案。
為了讓我國能夠邁向
更健全的確定提撥退休金制度
讓民眾可以增加退休投資績效,
台灣應盡快在勞退新制下開放自選投資機制,
讓更多類似目標日期基金的優質退休投資商品,
可以在稅賦優惠的投資平台下
協助台灣民眾做好退休理財投資,
累積更多退休金。
台灣跟上國際腳步
讓勞工福利更健全!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