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唯泰
投資形態學
上週在課堂上跟同學們討論到「型態學」。
型態學大致分為 3 大類:
頭部型態、底部型態以及整理型態;
出現頭部型態時,持股要減碼或是賣出;
出現底部型態時,持股要增加或是緩步佈局,
那麼碰到整理型態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盤整出飆股的祕密
同學們無不發揮創意,
有人說要減碼,因為盤久必跌;
有人說要來回操作,因為行情上上下下。
買黑賣紅最好,當然也有不少人說要加碼,
因為「盤整出飆股」。
重點是盤整格局
盤整出飆股這句話我聽過,
大多是投顧老師為了吸引會員時會講的話術。
因為行情在漲時,業務人員不用特別講,
也會有人願意加入;
行情在跌,任憑業務人員說破了嘴,
投資人也無動於衷;
所以盤整格局便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一來盤整格局會期很快就被拖過去了,
二來盤整格局操作難度較高,
投資人在求助無門時,較容易加入會員。
只不過...「盤整真的出飆股嗎?」
飆股往往跟籌碼有關
原則上我不否認這一句話,原因很簡單,
盤整局盤面陷入個股表現,個股的強弱會很分歧,
所以出現「飆股」的機會是有的,
當然也是因為其他個股在休息,
此時上漲的股票特別鮮明的緣故。
向上向下需分明
只不過平心而論,有的股票向上飆,
也會有股票向下飆呀!
所以盤整出飆股這句話應該要加第二句,
就是:「向上向下需分明」。
哪一類的股票容易向下飆呢?通常往往是整理失敗,
籌碼鬆動造成多殺多的股票,例如:金居(8358)。
在 2017 年 十月份橫盤在 50 元上下,
就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股價跌破了平台整理區,
之後股價就向「下」飆了!
(圖片擷取自:籌碼K線)
相反地,台半 (5425) 在 2017 年 第三季橫盤整理,
結果在九月底十月初,股價像長了翅膀一樣,
從 40 幾元漲到 80 幾元。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這當然跟籌碼有關係。
(圖片擷取自:籌碼K線)
為什麼不是跟獲利有關呢?
因為在上半年,台半每股只賺了 1.61 元,
而金居每股賺了 3.32 元,如果論獲利,
該往上飆的應該是金居而不是台半。
為什麼台半這波看回不回一直上漲呢?
我發現到 2 件事:「融券」一路增加,
法人一路買超,用一句市場上常講的話,
就是:「法人軋空散戶」!
留意價漲券增股
所以,回到一開始我們說的「盤整出飆股」,
前提有一部份原因是軋空所造成。
因為有一派人認為「盤久必跌」,
所以會在盤整過程去放空,甚至在股價
突破時加空,若是多空雙方實力懸疏,
空單絕對討不到便宜,因此形成軋空股。
而近期股價上漲,但融券持續增加的個股也不少,
可以留意一下。(請參考附表一)
表一、 2017 年 11 月 近 20 日價漲但融券增加
股票代號 |
股票名稱 |
券資比 |
券餘 |
55.3 |
5,519 |
||
53.1 |
21,160 |
||
47.5 |
2,481 |
||
33.9 |
8,845 |
||
32.0 |
1,401 |
||
28.5 |
2,925 |
||
13.2 |
1,499 |
提醒:本文僅為個人操作記錄與心得分享,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
若有提及案例僅為教學範例,請自行判斷謹慎評估風險。
飆股雖然容易漲
但是投資難免有風險
還是小心謹慎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陳唯泰-跟著我擇機入市, 授權轉載,
原文在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