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外商總經理 - 田臨斌:學會記帳、做好財務安排 45 歲就退休!

Money錢

Money錢

  • 2017-11-03 11:14
  • 更新:2020-09-22 16:56

 

 

前外商總經理 田臨斌

 45 歲決定退休回台創作

秋末午後,

坐在高雄文化中心旁的麥當勞 2 樓看著窗外,

陽光灑落在一地綠蔭上,

高雄最熱鬧的市中心沒有混亂的交通,

也沒有擁擠的人潮,

只見外號「老黑」的田臨斌自不遠處騎著腳踏車緩緩而來,

相較陰雨綿綿的台北,

秋天的高雄天空很藍、溫度很適宜。

45 歲那一年,田臨斌送自己一份禮物,

他決定自外商公司大中華區業務總經理退休。

回到台灣, 他約花了 1 年摸索自己的興趣與職志,

不僅考取藝人證在愛河駐唱,

從聽眾的打賞及掌聲找到成就感,

並把寫作當成一生職志,

陸續出版《從 CEO 到樂活家》等書,

自此被媒體喻為「樂活達人」,

羨煞不少汲汲於工作的上班族。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詳見11月號 Money雜誌

 

線上立刻搶購

 

不可能船到橋頭自然直

退休前先學記帳,做好財務安排

這幾年田臨斌在全省演講時觀察到,

台灣人總把退休當成是一件「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事情,

「但其實沒有提早準備,船到橋頭也絕對不會直。」他肯定地說。

而能夠比一般人更早退休,

主要是他在退休前做了 2 件事。

 

第一件事 花2年時間記帳

計算食、衣、住、行、育、樂等開銷,

反覆推敲退休前後可能產生的花費差異。

CFP (國際認證理財顧問)吳家揚表示,

很多人對退休的恐懼是來自「未知」,

例如不知道每月需要多少錢?有多少資產?

解決這些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記帳。

 

第二件事 做好完整退休理財規畫

舉例來說:

如果退休需要 1,000 萬元可以「生息」的資產,

選擇長期且穩健的投資,

只要每年維持 6% 投資報酬率,

換算每月就有 5 萬元收入。

怪老子理財版版主蕭世斌:

「退休前本金存越大,退休後只靠利息就能生活;

但若本金不夠大, 就要有吃老本的準備。」

 

在房價、物價及交通方便

3 大考量下決定定居高雄

賣掉北京房產 保留最多現金

放在定存及低風險基金

當初他也留給自己

「如果住不習慣,可以隨時搬走」的後路,

但這一住超過 10 年,並未感到任何不適應。

選擇移居高雄生活成本低開銷更省

曾外派北京、墨爾本等城市的田臨斌開玩笑地說:

「台北一間普通公寓,就足夠買下半個雪梨歌劇院。」

因此,他一開始就捨棄住在台北的想法,

因為在所有必要的 6 大開銷中, 台北的居住成本最高,

如果能省下居住成本,

代表就有更多可支配資金,生活更有餘裕。

後來田臨斌賣掉北京房產並保留最多的現金,

大約用台北五分之一的價格買下現在的住所,

剩餘資金放在定存及低風險基金,

並購買商業保險,補足老年醫療缺口。

 

退休後靠版稅、意外收入

退休至今環遊世界 3 次

退休後他多了一筆來自版稅、演講等意外收入,

退休至今環遊世界 3 次,

用「換個地方住」的生活心態,利用郵輪環遊世界。

此外,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也會比較少。

田臨斌舉例說, 在職場工作時, 交際應酬在所難免,

外食機會高,也需要打理門面,編列治裝費,開銷相對高。

相反地,退休後,為了維持健康,少應酬、多運動,

天天穿同一套衣服也沒人管,花費反而比預期來得少。

 

文章繼續 ↓ ↓ 

--------------------------------------------------------------

這 8 檔「產業冠軍股」漲不停
台股高檔 也能安心買進!

-------------------------------------------------------------

文章繼續 ↓ ↓ 

 

樂活退休必須具備 3 要素

分別是:金錢、健康與生活

三者不僅缺一不可,還會交互影響。

但他認為台灣人太在乎「金錢」,

很多人因為「退休後無法賺錢,

就把重心放在如何省錢。」這完全本末倒置。

以 100 分為標準,田臨斌認為,

台灣人退休對金錢不安占 70 分,

對健康重視僅 60 分,

至於如何找到生活中的快樂,

「連 50 分都不到」,

他表示自己退休後花了 1 至 2 年才找到終身職志,

這才是他退休生活自在的快樂泉源。

 

這也是為何要把生活成本當做篩選要件

因為生活成本越低,退休壓力越小。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