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小編有話要說:
每個當爸爸的都應該好好看完這篇文,
想當一位好父親,
可不是出外打拼把錢都賺回來就好,
除了物質,在其他各種面向,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都很大,
希望每個閱讀完全文的父親,
都能成為一個好父親,
爸爸的素質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高!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也許爸爸們工作繁忙,照顧孩子的總是媽媽;
也許爸爸們應酬太多,陪孩子玩耍的大多是媽媽;
也許爸爸們總在加班,孩子一天都跟爸爸碰不著面……
但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爸爸口袋裏的鈔票。
除了物質之外,
父親對孩子究竟還有多少影響力?
繼續看下去,結果絕對遠超乎你想像!
1. 父親多陪伴小孩,能提高孩子智商
研究發現:孩子智能發展的高低
與和父親接觸的密切程度息息相關。
心理學家麥克·閔尼指出:
每天與父親接觸至少2小時的孩子,
比那些一周以內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智商更高。
女孩多和爸爸相處,數學成績更好!
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
父親對女孩子的影響力,要大於對男孩子的影響力,
與父親密切相處的女兒,數學成績則更佳!
一個智慧型的父親,
能用自己的智慧啟發孩子的一生。
(圖片來源)
2. 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
中學輟學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即使是尚處于朦朧狀態的嬰兒,
他也會因爲缺乏父愛而出現焦躁不安、食欲減退、抑郁易怒等
"父愛缺乏綜合症" 的典型症狀。
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越小,罹患綜合症的危險更大。
雙親均在、但缺乏父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患 "父愛缺乏綜合症" 的可能更大。
中學輟學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
女孩長大後成爲單身母親的可能性高出3倍。
在沒有爸爸的家庭中,孩子情緒變化較激烈,
長大後較衝動,有較多的過失行爲和反社會行爲,
缺乏自我控制,有較偏激的人格。
3. 父親是孩子重要的遊戲夥伴
可以訓練孩子的獨立與自制
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
他的獨立性和生活處理能力逐步加強,
已不再滿足于母親所在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圈子。
這時,父親就會成爲孩子重要的遊戲夥伴,
孩子會從中學到許多不同于母親的交往方式。
如父親會更多地通過遊戲和孩子交往,而一旦遊戲結束,
父親能很快轉移情緒,這讓孩子覺得十分新鮮,
也有利於孩子體會應該在什麼時候,克制自己過多的情感要求。
所以,
那些過分忙于工作的父親、
認爲"照料孩子與父親無關"的父親、
抱怨沒時間教孩子的父親們,
請你們抽出和孩子遊戲的時間吧!
(圖片來源)
4. 和父親關係密切的孩子
未來成就通常比較大
心理學研究證實,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孩子成就感的形成過程中,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大得多。
有人比較了社會上有成就和無成就的人,
發現人的成就大小與父子關系有密切關系。
有成就者一般與爸爸的關系親密;
成就較低的孩子,與爸爸的關係較疏遠
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
社會能力也與父子關系有關:
父子關系冷淡,則孩子在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成績較低,
在人際關系中有不安全感,自尊心較低,
常表現爲焦慮不安,不容易和他人友好相處。
5. 爸爸是男孩模仿的對象
我們常說:"這孩子跟他爸爸簡直是
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舉手投足都一模一樣。"
爸爸往往是力量、權威、智慧的化身,
爸爸的行爲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男孩,
他能從爸爸的身上學到男性的一些行爲特征。
曾經有一個男孩子,他爸爸一周回家一次,
平時都是溫柔體貼的媽媽照顧,
孩子上學後,不敢和男孩玩,
總喜歡和女孩一起玩,甚至笑的時候都捂著嘴。
如果生活中缺少爸爸的關心,
男孩也會女孩化,膽小、懦弱,沒有陽剛之氣。
可見沒有爸爸,
男孩的男性行爲特征就弱化了。
(圖片來源)
6. 爸爸是女孩依賴的港灣
也是女孩未來的擇偶標準
我們常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
女孩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
爸爸的高大偉岸會給女兒帶來安全感,是女兒的驕傲,
也會成爲女兒將來擇偶的參照標準。
但如果爸爸們總沒時間陪女兒、
和女兒交流、及時了解女兒的內心,
恐怕女兒就沒法貼心了。
尤其是女兒到了青春期,
有些束手無策的爸爸就從女兒的生活中撤了出來,
把女兒完全交給媽媽,
這對女兒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7. 跟孩子建立關係
出生第 5個月時最重要!
很多爸爸都會對伴侶說這樣的話:
"妳要好好教育我們的寶寶,我負責給妳們賺錢花。"
這根本是胡說,
給予了足夠的物質條件,就是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嗎?
當然不是!
爸爸要怎樣跟寶寶建立好的關系呢?
前幾個月至關重要,特別是第5個月的時候,
這時是寶寶熟悉面孔識別力發展的階段,
爸爸一定要經常在寶寶的身邊,
這樣成爲寶寶的熟悉面孔,就建立了以後能跟寶寶很好互動的基礎。
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
那就需要多花些時間跟心思
在寶寶的身上以彌補那些錯過的時光。
寶寶漸漸長大後,
如開始學走路了、會跑會跳了的時候,
爸爸要多跟寶寶做些互動,
一般來說,這是父親的強項,
不妨多和孩子進行跑、
跳、爬、攀等活動性遊戲以及智能遊戲。
如果父親能多參與孩子猜謎語、
講故事、走迷宮、搭積木等啓智性活動,
那麼孩子的收獲就更多。
還有競爭性活動也不錯,
如賽跑、捉迷藏等,孩子可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圖片來源)
8. 提高和孩子相處的 “品質”
爸爸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不但要有"量"(時間、機會),
更要注重"質",能促進
父子間更深層次的感情,積累快樂的回憶。
父親應該刻意安排一些時間,
精心設計如何與孩子一起度過,
讓父子間的感情充盈起來。
孩子不是父親的附屬品
父親與兒子的關系不應該只是父親的帶領,
而是兩個人互相扶持。
有的父親形象總是高高在上,
孩子不是妳的附屬物,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和父親是互相依賴互相合作的關系。父親應該學著放下身段,
站在和孩子平視的角度,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來相處,
如此才能看見孩子內心的想法,與孩子也會有更真誠的關系,
更利于建立牢固而親密的親子情感。
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
可見教育中父親如果缺席,實在是不稱職。
作爲父親,孩子的第一聲啼哭,
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你是否見證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分享了他的喜怒哀樂?
當孩子問"十萬個爲什麼"的時候,妳是否足夠耐心地和他討論了?
孩子需要妳的時候,你是否都及時出現了?
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各位父親,請盡快回歸孩子身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