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以下為奧地利駐台商務副代表 Martin W. Hiesboeck 解聰文 ,
在 LinkedIn 上發表的《5 Bold Steps for Taiwan’s Future
(an open letter to the president)》一文之重點摘要。
作者花費十年時間在師大學習中文,
獲得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
台大 EMBA 學歷。精通多國語言,
包含德文、英文、中文與西班牙文等。
目前於台灣的國際品牌行銷公司工作。
這封公開信寫下了五點對於蔡英文新政府的建言。
目的則在於,讓台灣 重返榮耀 。
TechOrange 已獲作者刊登授權編譯,
以下摘要整理作者觀點。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停止南向(Move South)政策
停止進行任何「南向」計畫,
這邊的南向指的是往東南亞發展。
與其煩惱該往何處走, 不如想想該做什麼 。
想辦法投資、發展最新的科技,像是自動化科技、
積層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機器人產業等。
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家跟工程師,
讓他們為了未來工作,而非維持現狀 。
2. 停止堆存外匯存底
堆存外匯存底的概念
來自於有一天會與中國開戰,
或是假想的金融危機,
現在看起來的確有點異想天開了。
超過 4000 億美元的金錢
應該用於打造世界上最強、最有創新意念的創投。
現存的台灣創投都太過守舊,
不願意承擔風險,
甚至是被既得利益者掌握著 。
早該把錢都投資在台灣的未來,
雖然無法與美國矽谷相提並論,
但是愛沙尼亞正是小國的最佳範本。
現在就開始 think bigger。
3. 支持製造科技領域
支持既有的企業與新創公司,
還有製造科技領域。
台灣無庸置疑的是製造業之王,
但是缺少人才又缺錢 。
許多業者持續 用一堆過時的科技
幻想自己可以稱霸發展中國家市場 。
中研院與工研院有這個星球上最棒的菁英,
點子卻都被老美整碗拿去賺錢,
而不是台灣自己拿來賺。
想辦法提供退稅機制給創新公司;
替專業人士、專家加薪,
並持續吸引更多好的人才進來。
4. 砸錢在台灣強力的醫療領域中
台灣有最棒的醫療系統,
還有大量有價值、完整的病人資料,
但是醫院的 IT 架構卻停留在 1990 年。
醫院缺乏效率,醫生被強迫做一些重複
而沒有意義的工作。若不好好的改革投資,
台灣將無法成為連外國人都想來的醫療之島。
砸錢給醫院鼓勵他們發展大數據、
AI 人工智慧、現代的圖像與診斷技術,這
是讓健保與健保屬繼續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讓台灣優秀的醫生可以去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學習更新的技術、想辦法創新,
甚至成為新一代的企業家。
歡迎國際人才
想辦法向全世界的天賦敞開大門,
讓他們帶著專業學位、商業成就,
甚至是有錢來到台灣。
放寬工作允許的簽證與各項簽證限制。
如果他們工作或繳稅滿五年,
就發給他們台灣護照。
現在台灣對於外國人才進入
所設下的門檻實在太麻煩 。
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要在經濟上與中國對抗,
就要擁有全亞洲最多元的人才能力。
台灣的領導企業最缺乏的就是國際人才 ,
問問他們的行銷團隊就知道了。
台灣許多大學也找不到好的教師,
因為薪水實在是低的可笑 。
像瑞典學習,他們敞開大門
迎接世界各地有才華的人才,
造就了美國之外最棒的科技產業。
小結
現在的即將上任的政府
願意接受商界人士的建議與顧問,非常好。
但是, 千萬不要再問那些 70 幾歲老人的意見,
他們腦子裡都是自己的利益跟中國 。
聽聽年輕創業家、創新者、企業專家、
世界各地專業人士的意見。
因為他們,才擁有台灣通往未來的鑰匙 。
掌握財經知識 打破資訊不平等
不想再被低薪綁架生活的你,一定要看!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為摘要整理,已獲原作者 Martin W. Hiesboeck 授權,
另外 可參考其他網路版本摘要整理連結 ,
本文經科技報橘授權刊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