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白富美
《哆啦A夢》卡通裡,
大雄有來自22世紀的機器貓「哆啦A夢」 (Doraemon)的協助,
生活各種疑難雜症都能迎刃而解。
現實生活裡,理財機器人讓理財難事變容易了,
還有可能讓投資「多啦A猛」
2017年堪稱是台灣理財機器人元年,
銀行競相推出這項理財服務搶奪年輕族群,
基金業者也加入戰局,台灣基金業者理財機器人服務,
千呼萬喚終於出來了。
復華投信在9月最後一周宣布推出投信界首創、
自主研發理財機器人服務─「強勢通」與「低點通」,
大拇哥投顧、基富通證券、野村投信等業者也都鴨子划水,
忙著打造自家理財機器人。
Google Deep Mind團隊的Alpha Go機器人打敗棋王,
新聞熱議、加上市場的「造神」,
金融科技(FinTech)廣泛運用裡,
理財機器人將搶走理財顧問工作?
理財機器人穩賺不賠?
理財機器人這幾年才崛起,沒有經過空頭試煉,
沒有因應市場閃崩、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這種危機的能力?
各種揣測和負評,不脛而走。
線上投資顧問 理財全自動
理財機器人到底是什麼?
別以為提供這服務的金融業者,
會派出Pepper或美女機器人Geminoid來迎接客人,
它實際上是一種線上投資平台,沒錯!
就是你可以用個人電腦(PC/NB)、平板或手機,
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上線執行投資大小事,
所以別想的太複雜。
理財機器人是一種俗用說法,
依投信投顧公會對其界定:
這是一種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
或稱「機器人投資顧問」(Robo-Advisor),
是一種線上投資平台,提供線上操作介面由投資人自行操作,
並以電腦演算法為運算基礎,
結合投資人所提供之所得、年齡、
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等資料,提供投資組合建議。
減少人為 低門檻低費用
投資人可據以自行下單,
或由該平台自動進行投資管理;
部分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業者,
提供投資人自動投資(即類似全權委託)之服務。
在此種模式下,僅有極少(或全無)人力之參與,
能降低過去人為誤導或誤判之情形;
加上電腦程式可快速大量解決各類數據運算,
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業者得以提供一般投資人低門檻、
低費用的投資理財顧問服務。
理財機器人管理資產
2025年上看16兆美元
根據Bloomberg 之估計,截至2016 年底,
美國機器人投資顧問業者之資產管理規模可達到三千億美元。
展望未來,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綜合各方數據指出,
至2020 年底,
透過機器人投資顧問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則可能達到2.2-3.7兆美元,
2025年可望持續攀升到16兆美元。
德勤的研究顯示,
目前全球15個國家、近百家的理財機器人公司,
華爾街銀行和美國知名基金業者相繼投入(併購理財機器人公司)
提供這方面服務,數字會說話,
理財機器人已是大勢所趨。
普惠金融 平凡人投資得起
美歐金融業者提供傳統的理財服務不只是門檻高,
投資和顧問費用也不低,
理財機器人提供一般人另一種低成本和低門檻的理財管道,
讓金融服務更普及化,
達到普惠金融目標。
台灣理財機器人卻是專門服務高資產客戶的瑞士銀行拔得頭籌,
過去一年多來大打廣告和做活動,
打響理財機器人的概念。
今年王道銀行和中信銀也跟著推出自家理財機器人,
很多研究或媒體報導,
多半都愛以富人採用理財機器人為訴求,
強化市場對這項新服務的可信度,
與美歐潮流略有差異。
中外理財機器人 各有千秋
上網研究一下國際知名的理財機器人平台,
網站簡單易明白的設計,
輸入電子郵件信箱就可以開立自己帳號,
一窺網站服務內容,再回答七、八個問題,
通常是你個人年齡收人和欲達成理財目標等,
機器人就可以為你設計個簡單投資模組。
若要執行自動投資理財服務,
必須提供報稅編號(個人ID)、銀行等更多個人資訊。
這些理財網站得以受歡迎,
關鍵在提供低成本、低門檻的理財服務,
依據客戶提供資訊和風險胃納,提供客製的投資組合,
惟投資標的建議有股票、基金和ETF,
絕大多數是推薦ETF,主要在降低投資總成本。
台灣理財機器人剛在起步,
從各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看來,瑞銀的門檻至少要25萬美元,
王道和中信銀沒有門檻限制,
還搭配免申購基金手續費的優惠,
至於投資標的雖有ETF,
但推薦以主動式基金為主。
復華投信拔基金業頭籌
水平直逼國際
理財機器人市場要做大,需要更多金融業者參與,
透過市場良性競爭,才能達成普惠金融境界。
銀行之外,基金業者中推出理財機器人的
目前只有復華投信的「強勢通」和「低點通」,
大拇哥投顧推出評估基金未來績效和境外基金投資組合的資訊平台,
但沒有提供投資交易執行功能,
至於其他業者還在加緊開發。
在這裡,我們將國際知名理財機器人平台,
與國內已開辦相關業務的金融機構,
比較自動智慧理財服務的差異。
機構 |
Betterman |
Wealthfront |
Nutmeg |
瑞士銀行 |
王道銀行 |
中信銀行 |
復華投信 |
機器人服務名稱 |
—— |
—— |
—— |
智慧財富管理服務 |
O!MY Robo |
智動GO |
強勢通/低點通 |
最低門檻 |
0 |
500美元 |
500英鎊,每月定時定額100英鎊 |
25萬美元 |
NT-1,000元 |
單筆NT 5萬元/2,000美元定時定額每月NT 5,000元/ 200美元 |
NT-12萬元 |
顧問費用/年 |
0 .15% |
0.25% |
0.25-0.75%,平均0.19% |
1,250美元/0.5% |
1.8% |
0.59/0.79%/0.99% |
未定 |
信託(平台)費 |
無(基金公司政策而訂) |
無(基金公司政策而訂) |
無(基金公司政策而訂) |
0.2% |
無 |
無 |
無 |
申購手續費 |
無 |
無 |
無 |
無 |
無 |
無 |
無 |
機器人類型 |
全自動理財 |
全自動理財 |
全自動理財 |
IT系統搭配專業理財顧問 |
自動化系統加視訊理專 |
專業模型搭配 |
自動化/監控和兩平衡投資組合 |
上述表格一攤開,台灣理財機器人剛起步,
與最早成立的美國Betterman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比較值得鼓勵的是這類理財服務,
不再採取逐筆收取手續費的佣金制,
有的也沒有信託費,改採管理資產的收取固定年費,
惟總費用率仍相對國際高。
至於服務門檻上,台灣還有進步空間。
至於理財機器人精髓,
投資組合、市場監控和投組再平衡部分,
目前僅有復華投信已與國際接軌,
惟其門檻相對較高,要新台幣12萬起跳,
其他投資成本(如申購手續費和信託費)則相對具有優勢。
至於投資標的,銀行和國際平台可投資範疇廣泛,
惟多以ETF為主,復華投信可投資標的,
初期僅有復華發行基金,
未來將再擴大到代銷基金。
台灣理財機器人啟動了,上線初期,功能尚未臻健全,
但在費用上,有些業者服務是很有競爭優勢,
這是台灣投資人之福,
帶動台灣財富管理市場愈趨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