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部落客 小樂:不碰科技類股,穩定領股息累積退休金!

Money錢

Money錢

  • 2017-10-11 15:56
  • 更新:2018-07-26 14:33

財經部落客 小樂:不碰科技類股,穩定領股息累積退休金!

(圖/shutterstock)

.                                                                                                                                                                  

( 圖片截取自存股專刊 )

 

財經部落客小樂,分享存股心法

養大退休金就靠這篇!

大約在 20 年前, 銀行 1 年定存利率將近 7 %,

把錢放銀行可說是「隨便賺」;

10 年前,1 年定存利率只剩 2 %,

低利時代來臨,錢放銀行只能「加減賺」。

如今,歐洲、日本相繼走入負利率陷阱,

全球負利率時代悄悄來臨,

錢放銀行變成「銀行賺」!

國內同樣受到低利率、負利率威脅,

央行從...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低利率時代

定存族受的影響比銀行更大

央行從 2015 年第 3 季以來連續 4 次降息,

到 2016 年 9 月才宣布利率按兵不動,

但銀行 1 年定存利率只剩 1 % 左右,

定存族利息越來越薄,若將通膨因素列入,

台灣實質利率也向負利率靠攏。

這幾年國銀獲利年年走高,

年終獎金平均5、6 個月以上不稀奇,

顯示真正受到低利影響的不是銀行,而是定存族。

 

負利率時代,荷包越來越薄

唯一的出路只有...

背後邏輯很簡單,降息,銀行收費雖然降低(貸款利率降)

但是成本也跟著降低(存款利率降),

而貸款利率低更能刺激民間借錢意願,

於是定存族存越多、銀行賺越多。

所以在利率下行,甚至負利率的環境下,

銀行仍然賺錢,但存戶的荷包只會越來越薄,

要讓荷包不縮水,只能投資!

 

財經部落客「小樂」進軍投資

從認賠到存夠退休金

「小樂的生存之道」部落格版主小樂是 6 年級生

他和太太的職業是外界俗稱的鐵飯碗,

一位是高中老師、另一位是國小老師,

育有 1 對公子。雖然是收入穩定的公教人員,

但在 2010 年第 1 個小孩呱呱墜地後,

也開始感受到經濟重擔。在一次和學校同事聊天中,

小樂體認到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如果一直傻傻定存,

最後換來的是實質購買力的喪失,為了將來退休,

也為了小孩,他決定開始投資。

 

「或許是新手的好運,

起初買了幾檔個股都賺錢!」

小樂回憶 2010 年下半年第 1 次接觸台股開始投資,

當時他在 60 元左右買電信股,70 元賣出;

在 40 元附近買觸控面板股,50 多元賣出。

之後,小樂發現市場上很多名嘴

正討論觸控類股龐大的商機,加上當時

自己正是使用蘋果(Apple)iPhone 手機,

覺得這個產業有前景,

於是鎖定一家中小型面板股凌巨(8105)

準備買個幾張,希望大賺一筆!

 

文章繼續 ↓ ↓ 

存中鋼落伍了!

12 檔存股金雞母,馬上收藏,馬上收藏!

全台超商、書局 熱銷上市

<點我,線上立刻購買>

文章繼續 ↓ ↓ 

 

新手的好運變厄運!在低點認賠大失血

不料,小樂使用手機下單時,誤將買進價位看成買進張數,

結果一口氣買了 23 張,要付將近 53 萬元,

當時他手頭現金不足,只好硬著頭皮

向父親借了 10 多萬元補足股款。

雖然父親勸他趕緊賣掉持股,小虧沒關係,

就當學一次教訓不過小樂堅持要等股價上漲再賣掉。

然而, 接下來迎接小樂的不再是「新手的好運」,

2011 年歐債危機讓台股從 9,000 多點

一路大跌到 6,600 點,凌巨則從 23 元

一路跌到剩 9 元,他幾乎在最低點才認賠殺出!

 

「回首當初, 失敗來得早,

其實是好事」

這次慘痛的教訓讓小樂決定歸零思考。

他開始大量閱讀投資理財的經典書籍,

如巴菲特、彼得.林區、費雪等,

並且向知名財經部落客取經,漸漸轉為價值投資信徒。

2012 年小樂開設「小樂的生存之道」部落格,

開始記錄自己的存股思維與歷程。

現在小樂不碰、也不鑽研技術分析,

何況白天在學校教書,也沒時間看盤。

「閱讀財報、研究產業、打電話或發 Email 和公司互動,

這樣的投資方式, 也比較踏實。」小樂認為,

買價值型的股票,有穩定的獲利與股利發放,

在低利率時代非常適合。

 

每月投入 1 萬元持續存股

跌了才能看見真正的價值

有時因為股市波動,持股也會大跌 3、4 成,

但現在他的心態已經不同,「跌了才是價值顯現的時候」

因為對公司有信心、不會倒,每年又有股利可拿,

股價遲早會彰顯價值,因此除了每年股息再投入外,

他和太太每月也會各再投入 1 萬元持續存股。

由於這幾年存股已初具規模,

小樂還將手上持股拿去「借券信託」,

除了存股領息之外,還可以把手上股票出借、賺利息。

 

此外,小樂也善用公教人員的優勢

2016 年向銀行借了一筆信用貸款 80 萬元,

利率不到 2 %,他打算再把這筆錢投入存股生息。

台股殖利率優於多數國家股市, 長期平均約 3%、4 %

個股達 6%、7 % 以上的不在少數,

例如金融股或部分傳產股,因為獲利相對穩健,

配息、配股都不錯。

 

( 圖片截取自存股專刊 )

 

買好公司領股利,體質沒變壞不用賣

2015 年台股開高走低、表現不佳,小樂手上雖然都是績優權值股,

股價也無法倖免地下跌,報酬率為負。但對小樂而言,

「報酬率」是賣掉股票才算實現報酬,

「手上既然是好公司,每年都有配息或配股,

公司體質也沒變差,為何要賣掉?」何況股價跌下來,

反而應該是趁機投入撿便宜,更沒有理由賣!

這樣的想法並非阿 Q 心態, 小樂解釋,

股價起伏無法預測,但是公司的價值可以推估,

只要能每年穩健配發股利,殖利率又優於大盤,

更遠勝於定存,這樣的好公司,

難道要便宜(價跌)賣嗎?

 

存股分為:累積期 & 提領期

不怕好股變質!

小樂認為,存股重點有二個,一是累積期,

除了持續投入資金,每年的股利也要再投入,

養大資產池,目標是把「水庫的水積滿」;

二是提領期,當水庫的水滿了,就會流出來,

每年流出來的水可以支付生活花費,就像退休後的生活,

每年時間到了水(股息) 自然湧入,肯定愜意。

 

( 圖片截取自存股專刊 )

 

最愛成長股,每年賺取穩定獲利

他的投資組合中,平均個股本益比只有 8 至 11 倍,

因此股息殖利率都不低,

而每年 5 %∼10 % 的獲利穩定成長股是他的最愛。

小樂和太太目前手上台股部位約 600 萬元,

2016 年光是現金股利就領了 27 萬、28 萬元,

換算股息殖利率近 5%,夫妻倆希望未來

這類被動收入可達每年 60 萬∼100 萬元,

屆時即使沒有政府的退休金,

也能依靠股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後悔的就是太晚才開始投資」

小樂說,年輕時候只有存錢、買儲蓄險,

現在回頭看,其實只要有穩健的投資觀念與方法,

應該越早投資越好,尤其自己身為教師,

更覺得學校應該加強投資理財教育,

讓學生及早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

 

存股的累積期及提領期

趕快記下來!學以致用

 

現在加入好友

各式財經知識 從此不再錯過!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存股專刊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靠「被動收入」過下輩子!

 

更多專家投資小撇步

請看 >>>  「2018 定存股專刊」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