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憑感覺,年收百萬也會月月透支!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

  • 2017-10-03 10:48
  • 更新:2018-07-26 14:33

花錢憑感覺,年收百萬也會月月透支!

(圖/shutterstock)

.                                                                                                                                                                  

 

小夫妻繼承家業

孩子出生後,每個月都透支

繼承家中事業,

每年獲利穩定的陳信夫與黃菀瑜夫妻,

原本能過著愜意的日子,

但隨著兩個孩子出生,支出變多,

加上夫妻倆沒財務概念,

月月都透支,常常為錢爭執...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花錢憑感覺,一頓飯就吃 2 千元

婚前我們就比較沒有數字概念,花錢大多都憑感覺,

這個月玩樂花費比較多,下個月就省一點。

黃菀瑜笑言自己在消費上比較隨心所欲,

奉行活在當下的享樂主義,幾乎沒存款。

還在兩人世界時,我們曾經長達一個月,

兩人吃一餐就花二千多元,

直到我先生說:好像不能再這樣吃下去!

我們才開始節制一些。

 

卡費月繳 2 萬,信用卡分期支付

讓兩夫妻「無感」

身為彩妝師的黃菀瑜希望能盡量配合藝人需求,

購置適合他們的彩妝品,不知不覺越買越多,

長期需要購買高單價的彩妝品,黃菀瑜養成

刷卡分期零利率的習慣,包括奶粉、生活用品等,

也都這樣支付。將近 2~3 年的時間,

都使用信用卡分期,每個月要繳的卡費將近二萬元,

直到此次做了財務諮詢,

才弄清楚欠信用卡多少錢,陳信夫說明。

 

遠赴香港買儲蓄險

卻成負金流導火線

這對夫妻現金流為負的第二個癥結:買錯保單。

對投資理財相當有興趣的陳信夫,年花超過 10 萬元上課

某次聽了一場關於境外保單的講座,

他特地飛到香港去買儲蓄險保單。

陳信夫打算靠這張保單存小孩的教育基金,

因為銷售人員告訴他,該張保單分 5 繳費、

年繳 1 萬美元,30 年後就能拿回總繳費金額的 5 倍。

 

文章繼續 ↓ ↓ 

--------------------------------------------------------------------------

3 年存 3 百萬
30 歲不再為錢煩惱

《女人變有錢》8.9 月號 精彩內容

各大書局、四大超商 熱銷販售

CM 官網立即購買 (請點我) 

---------------------------------------------------------------------------

文章繼續 ↓ ↓ 

 

孩子出生,收入銳減 支出卻增加

不過,生活過度消費,再加上年繳台幣 30 萬的保單

讓他們每月都透支,而這種生活能持續這麼久,

是因為公司帳與家用帳沒分開,

當生活費不夠,陳信夫就從公司戶中提領現金。

有第一個孩子時,生活資金都還軋得過來,

初期夫妻倆還沒覺得哪裡不對勁。

第二個孩子出生後,黃菀瑜的公司

考量她要兼顧家庭,減少她的工作量。

在收入銳減的同時,他們的生活支出卻增加。

 

房貸月還 5 萬,財務雪上加霜

以往夫妻從不會為錢爭執,後來就常為此吵架。

另外,在家中人口變多之後,

因為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兩個月前,

陳信夫買了房子,前三年的房貸使用寬限期,

每月要繳利息 1.8 萬元;3 年寬限期過後,

每月還款金額驟增到 5 萬元。

看到金錢不斷流出,讓他們非常不安。

 

刷卡不分期、儲蓄險解約 

現金流由負轉正

安睿宏觀理財顧問團隊 顧問李鳳蘭:

台灣中小企業多半是家族經營,

財務上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公司、家用共用一個帳戶,

如此一來,永遠都弄不清公司實際獲利。

接手家中事業的陳信夫、黃菀瑜,狀況即是如此,

因為第一代經營時就沒讓兩邊帳目「分手」,

陳信夫亦複製父母的財務模式。

首先,必須讓公司戶、家用戶分開。

 

 

總支出占總收入 60% 消費才健康

接著則是分析生活花費,黃菀瑜習慣刷卡分期零利率

單筆 2 萬元的信用卡消費分 10 期,

每期才繳 2 千,讓人覺得花不多

但下一筆支出又持續分期消費,造成長期負債。

信用卡分期零利率可適度使用,

前提是整體財務健康指數,必須在 60% 以下。

意即生活總支出占總收入的 60% 以下

保有 30%∼40% 的儲蓄支配額度,

這樣就是健康的消費行為。

 

駕馭信用卡難度高,改用現金消費

若無法駕馭信用卡,最好不要刷卡消費。

我請他們日後要以現金支付每筆支出,

並且預留尚未償還的卡債,

減輕負債的心理負擔。

 

解約年繳 1 萬美元

境外儲蓄險保單

該張保單收益分「保證收益」及「不保證收益」,

不保證收益指的是該張保單的資金操作成果,

類似台灣分紅保單的概念。

所謂的分紅,不是指分享保險公司的整體獲利,

而是依保險公司經營分紅保單的績效來分配紅利,

因此不保證收益。

 

保證收益僅 1.7 萬,

總繳保費的一半都不到

境外銷售人員宣稱 30 年後,能拿回 5 倍保費,

但「5 倍」是「保證收益」及「不保證收益」

相加的預估值,如果只算保證收益,

30 年後僅 6 萬元;前 2 年解約還無法退還保費;

繳費 5 年,保證收益僅 1.7 萬元,

連總繳保費的一半都不到。

在生活費用已經是負現金流的情況下,

若持續投入低效益的儲蓄型保單,

恐怕會拖累退休規畫。建議該保單解約,

將原先繳保費的預算做更有效益的運用。

 

這對夫妻的財務問題

你是否也經歷過?

 

現在加入好友

各式財經知識 從此不再錯過!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女人變有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幫我們「按個讚」

不要放過每一篇好文章!

 

更多專家投資小撇步

請看>>>《女人變有錢》8.9 月號 NO.53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每單數月中出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女性雜誌,也是唯一為女性量身訂作的綜合生活理財雜誌。http://www.moneynet.com.tw/

《女人變有錢》每單數月中出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女性雜誌,也是唯一為女性量身訂作的綜合生活理財雜誌。http://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