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日本人是一個很有文化、禮貌的民族,
而且就是因為這些美德,
日本到處都很乾淨,治安良好。
日本人重視教育,
不僅止於孩子們的知識,
更重視的是孩子們的品德與修養。
現在就來看看他們到底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從小就須培養的六項態度:
1、獨立
家庭或學校都主張小孩要學會獨立,
所以從小在家、幼稚園,
孩子們都必須學會自己完成任務。
學校老師不會幫助他們,
而是帶領所有孩子一起完成每一件事。
日本小孩上學都自己背書包,
父母不會寵溺孩子。
就連日本的公主,
也是自己背書包的。
此外,
在日本你還能看到七歲小朋友
已經會自己搭電車去上課。
2、有禮貌
日本人的禮貌不是一天就練成的。
小朋友從小就必須遵守禮儀,
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公共場所。
3、環保意識
小朋友從小就有很強的環保意識,
他們懂得分類垃圾,
而且不會浪費資源,
能再用的都不隨便丟掉。
在學校,
都有教導孩子們垃圾分類的知識,
在宣導環保意識的同時,
也告誡孩子們不要浪費可再用資源。
日本大人帶小孩一起到沖繩海邊清理海邊的垃圾,
是非常實際的教育方式。
4、合作精神
從幼兒開始,就訓練孩子們群體生活,
尤其十分強調團隊合作。
日本人了解團隊才會成功的道理,
這種合作精神是從小就灌輸的美德。
5、創意
日本不僅強調課堂教育,
更著重小孩額外知識。
因為這樣,幼時就有很多的戶外教學,
讓孩子們學習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
從而啟發他們的創意。
6、堅強
日本是個強大的民族,
除了很有文化,日本人都很堅強,
而且「堅強」這個美德,
也是從小就開始訓練的。
可能有人會覺得:
這是在虐待小孩嗎?
不是的,這是為了訓練他們的堅強及勇敢,
冬天讓孩子們打赤膊在戶外進行活動。
不論男女生,都得接受這個考驗,
這就是為何日本人這麼堅強,
而且不只學校,在家裡父母也是這麼鍛煉孩子,
這種訓練在日本稱為冬季耐力訓練,
就連平時上課孩子們都只穿短褲短裙。
看來,日本家長真的非常有遠見,
才能一代又一代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小孩。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依照他們的教育方式,
但希望能做到不要太寵小孩,
「虎父無犬子」,
視日本父母為榜樣,
教育出有文化及知識的孩子。
【享下班】粉絲團
我們立志成為 上班族的好朋友!
當你覺得人生苦悶找不到方向,
就看看享下班的好文,讓你享受人生!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
讓自己變更好!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