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生活誘惑太多,總是克制不住自己想花錢的慾望?可以試著將資金分成 3 份分別放入不同用途的帳戶中,但每個帳戶的規劃都跟你原來想的不一樣,還需要利用薪資水準作為存入標準...
文/橫山光昭
不想月底就沒錢 日本媽媽把薪水分成 3 大類
如果你對分配薪水有興趣,一定聽過把薪水分 3 份使用這個說法。我並不是要各位將錢包分為「花用」、「儲蓄」、「增值」3 個,而是各開一個金融帳戶。花用帳戶存的是用於日常生活的生活費儲蓄帳戶是儲蓄專用,增值帳戶則是用於資產的投資規劃。接下來,我將詳細介紹各個帳戶。
在生活置帳戶預存 1.5 個月的薪水 只能用在固定支出
「花用」帳戶是用來支付當月所需居住與飲食、日用品等費用。請在帳戶裡存放 1.5 個月份的實質薪資。假設 1 個月實質薪資為 30 萬日圓,就要在帳戶裡存放 45 萬日圓。請特別留意,這並不是說可以將 45 萬日圓全部花光。基本上是要儲存 1 個月份的薪資,並以當月薪資過活為最大前提。
替人生的意外,未雨綢繆
為什麼要先存 1.5 個月份的薪資呢?是為了防止你輕易從「儲蓄」帳戶裡提錢所以特意多存一些,以便不時之需。再者,不太可能「整年支出金額都固定不變」因此請各位事先確保「花用」帳戶裡有 1.5 個月份的實質薪資。
儲蓄帳戶,用半年薪水當目標
接下來看看「儲蓄」帳戶。請各位以儲存「 6 個月份」的實質薪資為目標。假設實質薪資與前一項同樣是 30 萬日圓就要存到「至少 180 萬日圓」。每個人的做法不同,也有人會擔心「6 個月可能太趕,不如先存 1 年份薪資吧」。
房貸、孩子學雜費不要放進儲蓄帳戶
除此之外,請將有明確目的的花費與「儲蓄」帳戶區隔開來,例如孩子的學雜費、買房的頭期款、旅行、搬家、結婚等等。總之,儲蓄帳戶裡需準備 6 個月份的實質薪資。基本上,請把這個帳戶當成未雨綢繆的「生活防衛資金」。最後是第三個,「增值」帳戶。
翻被帳戶,用來做小投資 前提是儲蓄帳戶有進帳
「花用」及「儲蓄」帳戶是在銀行、信用金庫開設的帳戶。「增值」帳戶則是前往證券公司開戶,考量到手續費,可多利用證券公司的線上開戶功能。一聽到「增值」,難免令人聯想到風險,不妨把它想成「避免金錢損耗」的資金。按照「花用」→「儲蓄」→「增值」三個階段依序滿足三個帳戶。「儲蓄」帳戶沒有進帳時絕對不可以想要「增值」。
不想到 50 歲還再當月光族,這個月就把薪水切成 3 份花吧!
本文摘自:《改變整理的順序,就能存到錢》,作者:橫山光昭、出版社:時報周刊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責任編輯:Janice;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