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侯文詠是台灣嘉義縣人,
是台大醫學博士,
也是華文世界最暢銷的男作家。
侯文詠當了十幾年醫生,
一直到三十七歲毅然棄醫從文。
他說:「從醫生到作家,
從來不是二擇一這樣單純的選擇題,
但我非常幸運,
在很年輕的時候,在癌末病人身上,
看見人生真正重要的價值。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4、500個瀕死的病人,
沒有一個還在乎金錢、地位
我當主治醫生時大約三十歲,
被派去做癌末病人的疼痛照顧。
連續五年的時間,病人一個個過世,
他們過世前,我跟他們聊天,
我發現,
我們每天最忙著追求的,
包括財富、名氣、地位等,
到了人生最後階段,
沒有人在乎,
我送走四、五百個病人,
沒有人跟我說他要更多錢、
更多的地位、更高的官階。
他們在乎的是關係
跟父母、跟孩子、跟配偶、跟親人的關係;
或是他們在意關係不圓滿,
他覺得對不起別人、想跟某人道歉。
他們也在乎,人生走一遭留下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
所有生命走到末期的人都關心這些事情。
當四、五百個瀕死的人都跟你講一樣的話,
你就會理解,這是真理。
我開始想,假如我真的死了,
這樣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讀書、考執照,
為了所謂的前途和錢途,
累積付出我所有的時間……
這樣一個看似漂亮的人生,
我真的沒有遺憾嗎?
等到我三十七歲,面臨抉擇,
這些病人給我很堅定的價值:
總有一天我也會走到人生盡頭,
回顧這一生時,我怎麼去看待我的人生?
這個力量幫助我,
在我做選擇的時候應該要聽從內心的召喚,
於是我辭掉醫生當作家。
選擇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年過半百,我益發覺得,
困難是禮物,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做的選擇,
才決定了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
就是說,
平常在喝咖啡、在聊天、舒服的躺在床上時,
都不會決定你是怎樣的人,
當好不容易你的人生混了這麼久了,
終於達到一個關鍵時刻,
壓力很大、非常兩難,
那個時候,
你做了什麼決定就會證明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你會壯烈成仁、為國犧牲,
或者變成漢奸,就在這一刻的抉擇。
所以現在我面對困難抉擇都非常珍惜,
因為正在決定我是個怎樣的人。」
不知道您是否也正面臨一項抉擇,
希望侯文詠的故事能夠激勵您。
以下我們就來分享醫師作家,侯文詠的推薦書單:
1.阿賈什密的IKEA衣櫥大冒險
侯文詠形容這本小說:
「哈哈,一本簡單、趣味、溫暖,
一路跳tone,又處處有驚喜的小說!」
閱讀過這本書的讀者也表示,
書裡有一種很特別的法式幽默,
看完後讓人覺得心情很好!
2.星星還沒出來的夜晚
侯文詠說:小女孩的問題,
簡單而明確,
但卻輕易地觸及了無限、生命、
死亡、自我、愛與孤寂等課題……
簡單的問題,
其實最深刻,又最叫人深思。
3.科技老爸,野蠻兒子
侯文詠說:很多男人以為,
生孩子、養孩子、教孩子的大部分責任
都在母親,
男人在這些事情扮演的角色,
不過是賺足夠的錢,
讓孩子能夠衣食無缺,
於是,便將大部分的時間,
花在賺錢上面,
但作者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觀點,
作者以為事實上,
要做一個好爸爸,
要付出的不比母親少,
同樣的也必須分時間給孩子,
全書站在一個爸爸、男人的角度
來寫和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
溫馨感人,
且格外的能夠讓現代的許多為人父者深思。
作者洪志鵬並沒有因當爸爸而變老變乖!
他的文章一樣犀利、毒辣而有趣。
4.恭喜畢業:離開學校後,最重要的事
這本內容短小雋永的書,
則是出自美國得獎作家喬治.桑德斯
在美東名校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 )
的演講內容。
演講發表後三個月,
紐約時報將其內容放在網上,
讀者之間開始口碑發酵,
桑德斯簡單的故事,
卻改變人們對生命裡輕重緩急事物的看法。
不到三天,上百萬人到處分享它。
5.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
好醫師是這樣教出來的
侯文詠是台大醫學臨床醫學博士,
曾任台大醫院和萬芳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他為這本書寫了一篇推薦序,
他說:我在台灣被公認最好的教學醫院(包括台大、榮總),
當過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甚至是帶學生、醫師的講師、副教授。
因此,看到書中描述的學習環境,
不管是學習的方法、教學的文化、
甚至是師生之間的關係,
學習的熱忱、追求證據、真理的氛圍……
我很明白這和台灣的教學與學習環境有多大的差距。
很多人以為送這些醫學生出國,
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最新的、最好的知識、技術。
但我在這本書裡面看見的,
卻是那樣的文化、信念,
對醫學生所造成的衝擊。
我在讀這本書的許多章節段落時,
幾度感動掩卷,幾乎落淚。
6.哈佛醫學院沒教的事
本書的作者,為44位哈佛醫學院的學生,
他們不是外行人,卻還稱不上正式醫生。
本書記錄他們頭一回接觸病人,
學習科學與醫學的故事。
侯文詠已離開白色巨塔甚久。
如今的他,
多以作家之頭銜先於醫者;
近十年的作品,
小說也好,散文也罷,
早已淡了與醫相關的色彩。
他在《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中,
以作家身分,
負擔著回覆讀者提問的解答人時,
好似那個退居深處的醫者角色再度甦醒,
試著為各式各樣的生命疑慮寫下一張張處方箋。
侯文詠說:
「我當然可以不管讀者有些什麼疑問,
只寫我想寫的小說散文就好。
但我更擔心,如果我現在不做這件事,
那種身為作家的、很深層的,
讓自己對這個工作保持熱情的原始力量,
就不見了。」
不論只是單純地無法見死不救,
或者是為了維持自己對寫作的熱度,
對侯文詠而言,
他雖已不是來一命救一命的醫生,
卻更願意、也更相信他能透過文字,
給予更多人支撐的力量。
喜歡侯文詠的讀者,可以更進一步閱讀他的暢銷作品:
以及與蔡康永合作的20集有聲書《歡樂三國志》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