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資料截取自:MONEY錢120)
台股一直漲,
要不要參加多頭走勢?
自去年下半年台股站上 9 千點整數關卡後,
不少投資人就開始擔心股市拉回,
但台股近一年驚驚漲走勢絲毫未間斷,
短短一年又是大漲千點以上的多頭走勢。
已經錯過前一波行情的投資人,若現在要進場,
更怕會買在高檔,但不進場,又擔心無法參與多頭行情,
尤其是想要藉著投資打造第 2 份薪水、
累積財富存退休金的穩健型投資人,
因為這一路來抱著「居高思危」的想法而遲未進場,
這 2 年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市
從 7 千、 8 千、 9 千點,一路漲到萬點之上。
投資人目前心中最大的疑問,就是股市萬點以上還能不能投資?
如何投資才能為自己打造第 2 份薪水?
中華經濟研究院針對不同世代的退休理財現狀與趨勢,
透過問卷調查國內 25 歲以上不同年齡族群的民眾,
進行財務收支、理財工具及退休金規畫研究。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想 60 歲退休
準備 900 萬元才夠
中經院調查發現,多數台灣民眾對未來的退休準備規畫,
明顯不足;有 56.95 %的未退休族群民眾表示,
目前並無額外準備未來退休金。另一方面,不論是哪一個年齡族群,
對未來退休生活最擔心的事項分別為:退休金準備不足、醫療費用、
身體健康問題及意外事件發生等,普遍存在著對未來退休的不安全感。
「若國人 60 歲退休後須面對每月生活開銷、
醫療支出以及長照費用,預期總開銷支出將至少在 892.58 萬元以上,
民眾未來退休準備很可能出現不足。」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表示。
吳中書認為,考量各年齡族群對於投資因素的衡量
及投資工具的選擇偏好,未來若能適時提供具多樣性
及交易便利之理財工具(例如 ETF 等) 的投資誘因,
不僅可增加國民理財操作的運用彈性,
也可滿足不同族群的退休儲蓄需求、
協助個人分散風險、掌握一定程度報酬,
以提高國人對未來退休金準備的信心。
吳中書建議,政府可以參酌國外經驗,未來若能規畫一套兼具儲蓄及
投資功能之個人儲蓄帳戶,結合具多樣性質之金融商品,
並搭配具一定條件的優惠措施及相關限制機制(如:閉鎖期、提領年齡等),
預期將有助於提高民眾退休金準備誘因,可以活絡資本市場並促進經濟成長。
2009 年底全球 ETF 發行檔數 1,700 多檔,
但是到 2017 年,發行量已經超過 6,100 檔、
總規模突破 4 兆美元,ETF 發展呈現三級跳。
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表示,國際主要退休基金多
已提高被動式投資的 ETF 部位至 70%∼90%,
「這麼高的比例令人非常訝異。」
──────────────────────────────────────
讓郭董幫你賺大錢
快抱住鴻海加持 6 檔小金雞
Money 錢 9 月號( 120期 ) 更多專欄內容:
① 主力偷偷大買這 10 檔個股,暗藏什麼玄機?
② 電動車商機爆發,12 檔受惠股最吃香...
③ 買1檔股票,賺第 2 份薪水
↓ $ 168 立即搶購 ↓
♛ 買雜誌贈送:
籌碼K線 14天 軟體序號 $999
+ 理財寶現金抵用劵 $599
──────────────────────────────────────
風險分散、成本低
ETF 成退休理財首選
胡德興建議, 退休理財的最佳方程式
就是定期定額搭配長期投資,而 ETF 則是最佳的退休理財工具。
由於 ETF 具備長期績效佳、成本低、風險分散的優勢,
標的是一個區域、國家或是產業,不會受到單一公司營運、
或是主動操作時看對指數選錯股票的窘境,
因此非常適合做為資產配置時的工具。
胡德興分析,根據統計,同時持有不同區域資產的投資組合,
其年化報酬率可達近 10 %,遠優於單純持有單一國家部位。
只要選擇長期趨勢看好的 ETF, 加入退休理財的投資組合,
不僅可提升投資組合績效,亦可降低投資組合波動率,效率大大提升。
原型 ETF 可分散個股風險
原型 ETF 多半是以追蹤特定指數表現為主,
以台灣 50(0050) 為例,
其追蹤台灣市值最大的 50 家產業龍頭公司股票,
好處是,萬一遇到個別公司表現不佳時,
其他公司的獲利往往可以彌補虧損,
即使遇到最慘烈的狀況,單一家公司股票下市變壁紙,
在 50 檔標的當中比例也相對微小,投資人受傷有限。
理財作家施昇輝的投資也是以 0050 等原型 ETF為主,
除了專家一般建議的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方式之外,
他建議股市在 9 千點以上,可以採高賣低買的價差操作。
他分享自己在 0050 波段操作的原則,
是以大盤的日 K 值 20 以下進場買,
等到日 K 值來到 80 以上高檔賣出。
他分析,K 值小於20, 通常是股市低迷時,就是「買在低檔」;
K 值高於 80,通常是股市相對高檔,就是「賣在高檔」。
但是,買 0050 為什麼是看大盤的 K 值?
施昇輝的理由是,0050 與大盤的走勢相當接近,
而大盤 K 值的變化較為平和,而 0050 每年都會
遇到配息時股價扣抵產生的 K 值修正,
因此他建議看大盤 K 值買賣 0050。
分批投資
才可避免套在高檔
不過, 要特別注意的是,ETF 雖然可以分散個別公司風險,
但遇到系統性風險時,整體股市下跌,ETF 因為追蹤指數,
也會跟著下跌,投資人這時恐怕就會套在高檔。
要避免買在高檔,除非投資人自認有勝率高且精準的「擇時進場」能力,
否則專家一般建議可以採用分批、定期定額的方式進場。
因為,相較於單筆進場可能買在高檔的風險,
分批買進雖然無法讓投資人全數買在低檔,但是可以避免全數買在高檔。
此外,如果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
在股價低時可以買到較多股票、股價高時只能買到較少股票,
長期下來必然可以降低平均投資成本,「成本越低、贏面越高」。
專職投資人張鴻文就是採用逢低、分批進場的投資方式。
他從 2011 年開始分批進場買進 0050 ,
在這幾年當中, 台股經歷歐債危機,
之後又從 7 千點一路爬升至 2015 年4 月的萬點,
張鴻文分批買進的平均成本在 48 元,
他在台股近萬點的相當高檔時,
也就是 0050 在70多元時有部分獲利了結,
之後 0050 掉到 60 元時,他再度買進。
「我的朋友們都沒買到,因為他們設定 55 元以下才要買,
但我認為買在相對低點就好。」
張鴻文當時就是在台股 8,000 點、跌破 10年 線的時候再度進場,
因為他自認「猜不到底」,所以也不貪心,相對低點有買到就好。
事後看,2015 年7、8月, 台股指數一度重挫至 7,20 3點,
但是近 2 年股市不但重回多頭,今年還站上萬點創下 27 年新高。
張鴻文這幾年「分批」布局的成果不錯,0050 潛在獲利約 7 成。
近幾年國內 ETF 蓬勃發展, 掛牌數已近百檔,
除了既有投資國內的相關 ETF 之外,
包括投資美國、歐洲、中國、日本、
印度、香港、韓國等地的 ETF 也已陸續掛牌,
投資人無須「錢」進海外,在國內市場就可以直接投資全球重要股市。
全球股市強勢,
帶動 ETF 成長
今年來全球股市多頭格局持續,以國內的原型 ET F績效表現來看,
元大韓國(00667)、元大台灣50(0050)、元大中型 100(0051)、
富邦印度(00652)、國泰中國A50(00636)、FH 香港(00649) 等,
今年至 7 月底止分別都繳出 15%∼20% 的優異表現。
這意味著,台股並非一枝獨秀,而是全球主要股市表現都相當強勢。
面對全球主要股市創新高、台股站上萬點,
投資人或許會擔心現在進場會「買在高點」。
其實,想要長期投資、穩健累積退休金的投資人,
只要秉持分批(定期定額)、分散(原型 ETF) 投資的原則,
要參與股市長期向上的獲利,並非難事。
此外,股債組合向來被視為資產配置的重要元素,
今年國內也有美債 ETF 掛牌,方便投資人進行股債組合的資產配置,
長期投資可望降低波動度,同時兼顧相對穩健的報酬。
全球瘋 ETF,想穩定投資的你,
ETF 絕對是你的首選!
──────────────────────────────────────
讓郭董幫你賺大錢
快抱住鴻海加持 6 檔小金雞
Money 錢 9 月號( 120期 ) 更多專欄內容:
① 主力偷偷大買這 10 檔個股,暗藏什麼玄機?
② 電動車商機爆發,12 檔受惠股最吃香...
③ 買1檔股票,賺第 2 份薪水
↓ $ 168 立即搶購 ↓
♛ 買雜誌贈送:
籌碼K線 14天 軟體序號 $999
+ 理財寶現金抵用劵 $599
──────────────────────────────────────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