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千億撐腰!「特別股基金」抗壓性破表?買普通股的你,該轉移陣地了...

理財教母--林奇芬

理財教母--林奇芬

  • 2017-08-18 09:40
  • 更新:2018-08-05 23:19

8 千億撐腰!「特別股基金」抗壓性破表?買普通股的你,該轉移陣地了...

(圖/shutterstock)

 

 

 

特別股基金到底哪裡特別?

特別股,究竟是股票還是債券呢?

在國外將特別股列為固定收益產品,

性質上與債券較為類似,

但在台灣發行的特別股基金,

是列為股票型基金上市。

目前設定的風險等級在...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風險剛剛好,與債券並駕齊驅

目前設定的風險等級在 RR3,

在國外將特別股列為固定收益產品,

性質上與債券較為類似,

但在台灣發行的特別股基金,

是列為股票型基金上市。

目前設定的風險等級在 RR3,

與高收益債券較為類似的中等風險產品。

 

債務比例比一比

債券 > 特別股 > 普通股

特別股 (preferred security)

有別於普通股股票,

享受一些特別的權利與限制。

一般特別股的股利是固定的,

因此具有固定收息的優點,

不像股票股利通常要看前一年獲利優劣而定,

股息是變動的。但因為是股票性質,

萬一發生企業倒閉風險時,

償債優先順序低於債券,但高於普通股。

針對特別股基金的特性,

有幾點投資人可以多加認識。

 

 

 

1. 配息穩定,股價波動性較小。

由於特別股具有穩定配息功能,

不像一般股票因為獲利大增而出現高股息,

因此股價波動性較為穩定。

如果參考台股中的富邦金與富邦特,

國泰金與國泰特的股價變動就可以了解,

特別股的股價波動較小,主要與股息殖利率有關。

目前美國特別股股息平均可達 5% 水準,

歐洲特別股股息甚至可達 6% 水準。

收益率與高收益債相比,差異不大。

 

2. 金融股多於產業股。

從產業分布來看,高收益債券接近 9 成是產業型公司,

金融類比例不到 1 成。但是特別股有 7 成是金融股,

產業股比例僅 1 成,二者差異極大。

特別股中金融股幾乎佔了絕大多數,

與巴賽爾協定對金融機構的資本適足率要求有關。

 

 

 

金融業抗壓性大增

全球發展受看好

為降低金融機構風險,銀行普通股、

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

都必須要拉高,其中,普通股、保留盈餘、

優先股都可以列為核心資本,因此帶動金融股

大量發行特別股,以充實資本。

投資人或許對金融海嘯餘悸猶存,

但金融海嘯後的法蘭克陶德法案,

以及巴賽爾協定的要求,反而讓金融機構體質強化。

根據近期對美國與歐洲金融業的壓力測試,

幾乎都通過,顯示目前金融業體質良好,

發生倒閉風險低。

 

3. 與大部分資產相關係數低。

根據過去 10 年統計,

特別股與美國國庫券的相關係數是 0.06,

與美國高收益債的相關係數是 0.37,

與美國股票的相關係數是 0.39。

相關係數低,表示不會隨上述資產同步波動,

可以發揮降低風險的平衡效果。

 

 

 

美國升息,投資氛圍緊張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緊密相連,

一個風吹草動就帶來大震盪。

例如,上周北韓危機,就造成全球股市大震盪,

波動風險高。但另一方面,

隨著美國升息趨勢明確,

對債券市場也帶來一些壓力。

目前的環境,確實投資困難度極高。

但從長線投資者角度,我們常建議大家

做資產配置,也就是不猜測市場,

而是搭配不同產品組合,

取得一個報酬風險適中的投資成果。

 

特別股萌芽期

就有  8000 億美元做後盾

以上分析,特別股基金

可說是介於股票型基金

與高收益債券基金中的產品,

可以作為投資組合中的一環,

達到風險分散效果。

目前全球特別股市場算是初成長階段,

規模約 8000 億美元,

未來或許有機會持續加大,

值得投資人認識與留意。

 

特別股基金好有潛力!

你不想投資下去嗎?

 

安卓版     IOS版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

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

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林奇芬相關著作

新書「第一份收入就投資,30歲存百萬,40歲領雙薪」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

「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那千萬不可錯過每一篇好文章!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靠「被動收入」過下輩子!

本文由 林奇芬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理財教母--林奇芬

理財教母--林奇芬

打造台灣最受歡迎的二本理財雜誌,擔任過Money雜誌、Smart雜誌社長,長期推動理財知識普及化,有多本著作出版。名言是「理財是人生必學第二專長」,不管是剛起步的年輕人,還是退休族,都應該積極理財,開創富足人生。 FB粉絲團: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相關著作: 1. 「第一份收入就投資,30歲存百萬,40歲領雙薪」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2162?loc=P_003_001 2.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9473 3. 「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2509 4. 「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0858

打造台灣最受歡迎的二本理財雜誌,擔任過Money雜誌、Smart雜誌社長,長期推動理財知識普及化,有多本著作出版。名言是「理財是人生必學第二專長」,不管是剛起步的年輕人,還是退休族,都應該積極理財,開創富足人生。 FB粉絲團: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相關著作: 1. 「第一份收入就投資,30歲存百萬,40歲領雙薪」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2162?loc=P_003_001 2.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9473 3. 「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2509 4. 「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