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統一自營錯帳賠 6000 萬
元大因為錯帳導致價格異常下跌,
進而觸發程式停損單市價拋出程式單,
人類又受到教訓 ──「自以為卓越的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的最高守則是什麼呢?
答案是:必須在封閉系統內進行!
我敢說未來3年內都不會有人發現這一點。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資料庫再大還是有缺陷
AI 是建立龐大的資料庫讓它搜尋各種狀況如何應對,
資料庫內沒有的狀況也會出問題,
就思考分析能力來說,還是很不自由。
目前人工智慧的研究方向,還是走經驗主義,
也就是說:依據過去發生的事情,
整理「各種狀況」,看能不能找出重複出現的規律;
但就會出現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經驗累積的不足
換言之:因為電腦科學家不是歷史學家,
所以他並不清楚這一個「規律」
到底是一種科學性的公式呢?
還是一種歷史循環定律?
大數據 = 經驗 = 歷史
如果是歷史循環,
「現象」會因所處的那一個循環週期的位置不同
而產生不同的解讀。
大數據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是從經驗而來,屬於歷史。
如果取樣的範圍不夠大,產生錯誤的可能性就越高
這個是大家目前都知道的,
但是很少人察覺到這個嚴重性,因為有人刻意在隱瞞。
為什麼要隱瞞呢?其實就是為了商業目的。
思想是需經無限漫長的時間演化
人工智慧目前的目標就是做那個突擊小隊的工作,
而不是做那個發號施令的總軍師的工作。
突擊小隊基本上就是一個封閉系統,只要達成任務就可以了。
人工智慧科學家很可能會觸犯一個巨大的無知,
那就是:
他們並不知道人類很簡單的一個思想、或是很簡單的一個動作,
幾乎都是從「無限漫長時間」慢慢演化來的,
其中大概經歷過幾千億、甚至幾兆億的錯誤與修正,
才慢慢演化成今天這個樣子,卻仍然不完美。
所以,現在就可以幾乎預言,
將來會犯的錯誤:
把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當成是很簡單的東西來處理。
聰明才智 = 人工智慧
我們幾乎每天都活在人工智慧的教育當中,不斷地接受訓練,
得到一個驚人的結論──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
他們所擁有的世俗的聰明才智,當然不是智慧,
而是一種人工智慧,更類似於機器,而遠離真心自性。
人工智慧會失控?!
很多人都很擔心人工智慧會失控,
將來有一天會騎到人的頭上去,
我們應該先擔心:自以為聰明的人工智慧!
可能會在最簡單、最明顯的關鍵處犯最大的錯誤,
讓我們驚覺到「他原來沒有這麼聰明!」。
發展「人工智慧」並沒有錯,
問題是他探觸到了一個更廣闊的領域,
這個領域愈大,人類就愈顯得無知,
很可惜的是:在商業的譁眾取寵的風氣中,
會有更多人掉到科技的陷阱裡去,不但不會發現自己的無知,
反而會利用「自以為卓越的人工智慧」來搏取世俗的虛浮利益,
把更多有意義的正經事給搞砸掉。
不要凡事都想靠機器解決
哪天被它搞砸都還不知道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那千萬不可錯過每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