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
全球 LED 龍頭廠之一的三安集團(以下簡稱三安)
在近期做出一件震驚科技業與農業、植物界的事情─
「在泉州打造了占地約八分之一竹科面積,全球最大植物工廠」。
在全球都在討論將 LED 應用於車用、VR 等題材時,
一間以光電為主的年輕集團三安騰出手,
成立專營植物工廠的「中科三安」。
是否證明,
植物工廠這個 LED 回鍋肉
有其他人看不到的商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好奇心
讓廈門首富回家種菜
種菜的契機是...
種菜的契機,來自於一位美國客戶,
對於光源、光波段的要求很特殊,
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循而問之,才知道客戶要拿 LED 做植物照明,
立刻讓林秀成聯想到「光生物」領域發展。
植物工廠不受自然環境制約,
全天候高效的生產方式,
不僅能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
還能解決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問題;
不僅在都市農業,還在國防裝備、
遠洋艦船、沙漠荒島、航空航太等特殊環境領域,
對於解決各國糧食問題
也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廣闊的應用空間。
於是三安便著手整頓資源,赴美、日多次考察,
在中國大陸從農科院問到中國科學院,
經歷四個月的洽談,
最後在 2015 年底成立「中科三安」,
據瞭解,該預計四年總投資 70 億人民幣。
目標
LED 代替太陽
「竟然是光電事業,代替太陽的工作,誰來擔當?
我想不只照明、光纖通訊、電子消費領域,
如果可以證明 LED 在農業上有用途,
那全新市場就打開了!」
中科三安總經理占卓說。
以色列因為氣候問題需要植物工廠解決農業灌溉,
而日本則是耕地少、人口高齡化
而成為全球植物工廠先驅,
回顧過去二十年的發展,根據三安內部預測,
到三年後,年全球用於植物生長的 LED 光源
產值將達到數十億美元,
而植物育成產值可達到數百億美元。
任何一個產業,最大的難題都是提供「革命性」工具,
尤其植物工廠是非耕地農業,要解決所有的工具,
除了光、輔助生展系統等,
在考察多國後,三安和研究單位攜手,
告訴世界,植物工廠是真正可行的。
起步較晚
專利技術何解?
要做到革命性的工具,就不得不面對,
LED 光照技術中,發展專利強碰問題。
占卓表示,專利問題是有的,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因起步較晚,
也知有很多需要補足的缺點,
例如藍寶石材料上游技術等,
不過,雖然國際老牌 LED 廠手上握有的資源多,
但每間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核心專利,
三安在接觸光電產業是西元兩千年後的事,
但在這個領域三安在中國大陸擁有一千項專利,
尤其 80%是發明專利,
可以做為談判、合作使用。
基於生命科學思維
思考 LED 價值
在集團 LED 的技術支撐下,占卓表示,
植物工廠是未來三大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三安是基於「生命科學」的思維
在考量植物工廠可行性,
而非以「農業」的角度思考,
這是我們與日本跟荷蘭最大的不同。
「生產技術」
「整廠輸出」
未來將往三個體系營運,
首先是「生產技術」,用成熟的中控系統,
確保可以栽培出哪些植物與草本藥;
再來是「整廠輸出」的概念,
泉州的半自動植物工廠,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也有一座,
但因為美國人力成本過高,
「預計這個月就能推出全自動植物工廠」,
除了中央控制中心外,全自動化!
只要掌握知識
LED 不只做植物工廠
當這些專案完成後,
中科三安就有現成的例子告訴全球業界,
這裡有「植物工廠全套解決方案!」
最後,則是「跨足製藥」,
利用植物當載體,
養育能萃取更多西藥原料的植物,
進入到化合物體系!
最後便是向大自然學習,
例如:高海拔地區抗紫外線植物,
或許可以拿來做防曬。
只要掌握知識,LED 不只做植物工廠,
回到「光」這項起點去思考,
就變成生命科學的事了!
歡迎按讚: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