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Wendy 在工作 5 年後,存了投資的一桶金
沒有投資經驗的她,想進入股票市場讓自己獲利
在投資前,Wendy 做了很多作業
終於找到了這個方法!
不過 ... 股票這麼多
該怎麼買才不會賠錢 ... ?
繼續看下去 …
( 贊助商連結 )
要買股票前,先搞懂上市上櫃清單
大型股:總市值超過 50 億元
如果沒有達到,在全球標準不會被認同是有力的公司
大型股也因為資金較雄厚.股權較分散
中型股:總市值在 10 億元到 50 億元之間
大部分投資人不會主動了解中型股
不過也可能有可能是成為大型股的潛力股喔 ~
小型股:總市值低於 10 億元
小型股的流動性也較差
股權較集中,主要都會在內部人手中
分散投資
一次投資不只一支股票,分散投資在其他投資對象上
為了避免投資人只因一隻股票,遭遇過大的投資風險
希望透過各個不同類型資產,創造最大效益
散戶,怎麼投資
一般大眾並非專業投資人,沒有豐富投資經驗
建議一個投資組合能至少有 5 檔股票,
先熟悉各產業,進行調整
假設今天買了 5 隻紡織相關類股
因為同類型的股票,通常會呈現相同的價格走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能說是分散投資
投資組合中,
各股關聯性越低,越能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
初學者,最適合大型權值股
這類的股票交易量通常都很大,隨時都有投資人在投資
從中選擇適當類股,安排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
以下圖表中包含許多不同產業,在選擇適當類股時須注意
投資種類若只有一種,則達不到分散投資的效果
圖為台灣 50 成分股
如果指數已經到了相對低點的位置
更應該把資金投入在此
因為台股不可能永遠在低點 …
在指數回溫後,大型權值股的漲幅會最為明顯!
股票這麼多,怎麼選?
第一步:排除絕對不能投資的 6 種公司
1. 明顯衰退
事業環境轉變,造成業績下滑
若是在營運上出現問題,股價將會不斷下跌
2. 財報隨便預測
在檢查財報的數字時
會發現某些公司把「目標」直接當作「財報」
達不到目標就會頻繁將數字下修
當投資人都不信任這家公司時,股價會明顯下跌
3. 進行錯誤多角化經營
有些企業會以發展新領域為目的
其實隱藏著原先事業可能遇到瓶頸
如果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領域,
最後可能會付出慘痛代價
4. 莫名原因改名
原因有二
一是企業想忘記曾經失敗而改名,但體質沒有任何改變
二是企業的經營模式和事業都全和以往不同了
但,如果是因為合併改名,就沒有太大問題
往後發展不順,代表公司在經營上出了狀況
5. 更換監察法人
健全的企業會找知名監察法人作監察,也不會隨意更換
6. 以公開發行股票為最終目標
為了達成目標,企業會努力提升利潤創造業績
在達到最高峰時,經營者或負責人將自身股票全數出清,股價快速下跌
投資人沒辦法追求長期利益
第二步:選出這 3 種股
成長型股票
企業有成長,股價才會上漲
營收沒有成長,就不用抱有太多期待
在看一家企業業績時,營業利益會不為繼續成長相當重要
被低估型股票
這種股票,股價下跌風險較小,能夠享受更多利潤
利用本益比計算股價是否被低估
本益比 = 股價 / 每股盈餘
也可以透過股價淨值判斷
股價淨值比 = 股價 / 每股淨資產
本益比低於 10 ,股價淨值小於 1 的股票可以特別注意
分享型股票
就算股價下跌,也可以分配到股息或是股利
如果想要穩定領股息股利,就要特別注意投資報酬率喔!
最後一步:評估適當股票
利用本益比,可以和業界平均值作比較,判斷是否被低估
也能和企業過去左比較,判斷股價是否合理
股價淨值比是單純測量目前股價和實際狀態
但如果選到不太優的企業股票,可能就回不來了 ...
本益比不能決定股價,是由企業價值而定
股票淨值比和企業經營有關,不一定是越低越好!
歡迎按讚: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 賺 100% 的紀律投資法 》
作者:太田忠 出版社:大樂文化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