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談互聯網,它早就落伍了!時代在改變 未來最夯的將是...台灣跟進了沒

得到

得到

  • 2017-06-21 11:02
  • 更新:2018-07-28 23:17

別再談互聯網,它早就落伍了!時代在改變 未來最夯的將是...台灣跟進了沒

(圖/shutterstock)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和 AI 相關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從互聯網思維到人工智慧思維」 

這文章介紹了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該做哪些改變,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要做那些改變?

百度 CEO 李彥宏在 5 月 23 日的百度聯盟峰會上,

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了,

我們的思維方式是不是要做一些轉換?

李彥宏說: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就已經有思維方式的轉變,

何況是從互聯網到人工智慧時代。

越早轉變思維方式,就越能搶佔先機。」

李彥巨集把這種新的思維方式總結為:

人工智慧時代的思維方式。

他總結了幾個方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1. 開始朝 AI 的方向思考

首先,李彥宏認為,手機還會長期存在,

但是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今天只盯著手機,想通過做一個 App 就能變得很成功,

已經不太現實了。

其次, 我們的思維方式要從

「Think Mobile」轉變為「Think AI」 。

也就是從思考移動互聯網,轉變為思考人工智慧。

 

AI 思維:產品應該具備什麼功能?

今天需要以同樣的決心從移動時代的思維方式,

向人工智慧時代的思維方式轉變。

比如,移動時代的思維方式,

會考慮手機觸控式螢幕上的體驗,

上滑、下滑、左滑、右滑,字體大小,可以放幾個按鈕;

人工智慧時代的思維方式,

要考慮鏡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功能,

話筒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功能。

 

 

2. 將軟硬體結合

互聯網公司大多關心軟體而忽略軟體會跑在什麼樣的硬體上,

但到了人工智慧時代,要更多關注軟體和硬體的結合,

更加注重人與機器交互時的體驗。

例如現在流行的智慧音箱,

我們和它的主要對話模式是通過麥克風。

麥克風陣列技術,

就是一個典型的軟硬體結合的技術,

你不僅要了解軟體做成什麼樣子,

你還要考慮用 2 個麥克風,還是 7 個麥克風,

它所用的技術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

更典型的是無人駕駛汽車,要有雷射雷達,

要搭載各種各樣的感測器,

這些都要和各種各樣的軟體結合之後才能實現。

 

3. 「正確的演算法」才能使社會進步

用李彥巨集的話說, 資料秒殺一切演算法,

但演算法推動社會進步。 

李彥宏說,百度內部的高級工程師總結出來一句話,

叫「資料秒殺一切演算法」。

因為在人工智慧時代,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資料,

如果有足夠多的資料,機器學習就可以越準確、越快速,

判斷能力就可以越強。但李彥宏跟工程師說,

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是演算法,而不是資料 。

資料就好像是工業革命時期的煤炭,非常重要,

但演算法就像是蒸汽機,

最後大家記住的是瓦特發明了蒸汽機,而不是英國的煤礦。

 

 

生活中已有許多 AI 思維的功能設計

李彥宏說,所有大家在手機上做的事情,

如果重新用 AI 的方式來做,就是一種降維攻擊。

例如手機百度,現在做搜索可能還是用文字,

但是其實更多的時候用語音準確率更高,

速度更快,識別率是沒問題的。

用語音進行搜索,其實就是一種 AI 時代的思維方式,

不是移動時代的思維方式。

如果我們從手機推開到家電等各行各業,

可能性就會更多了,早一些轉變思維方式,

我們就能站在時代的最前列。

 

前陣子大家總是關注互聯網

現在要開始以人工智慧的發展為主了喔~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2017百度聯盟峰會李彥宏演講《AI時代的思維方式》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劉楊撰稿顧一菲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得到

得到

得到是羅輯思維團隊推出的主打知識服務的App 通過訂閱專欄、付費音頻、電子書等方式 為網友每天提供有價值感的知識內容。

得到是羅輯思維團隊推出的主打知識服務的App 通過訂閱專欄、付費音頻、電子書等方式 為網友每天提供有價值感的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