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聚焦丨巴菲特的午餐建議」
這文章介紹了這些人在午餐之約後的收穫,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今年是巴菲特第 18 次的午餐拍賣...
2017 年跟巴菲特共進午餐拍賣在 6 月 9 日結束,
拍賣成交價格是 267.9 萬美元。
這是第 18 次巴菲特的午餐拍賣。
從 2000 年起,股神沃倫·巴菲特決定
每年拍賣一次三個小時的午餐時間,
拍賣所得的錢,
捐給三藩市的一家公益組織格萊德基金會。
從 2003 年起,這項拍賣開始在 eBay 上進行。
起拍價是 2.5 萬美元,持續時間是 5 天。
中標者可以帶最多 7 位同伴跟巴菲特
在紐約的著名牛排館 Smith&&Wollensky 共進午餐。
前 17 次的拍賣總額是 2361 萬美元。
其中 2012 年和 2016 年拍賣出價最高,
為 3,456,789 美元。
接著我們看一下曾經跟巴菲特吃過午餐的人,
都有什麼收穫。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花大錢和巴菲特吃飯,值得嗎?
段永平在 2006 年以 62 萬美元拍到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他說自己參與拍賣的原因是:
「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希望獲得一個向他道謝的機會。」
段永平接受採訪時還說過:
「人家總是問我,去拍巴菲特的午餐會是賺還是虧。
但這不是一筆生意,我不是想向他請教什麼,
他也沒有什麼秘密要告訴我。他能告訴我們的,
都已經在公開場合告訴我們了。
我和他一起吃個飯,就可以對他的東西更關注,
以後可以少犯些錯誤。」
買股票,搞清楚它的價值
就沒什麼好怕的...
段永平開始做投資,
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弄明白了巴菲特的話,
「投資最重要的事就是弄明白所投股票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不清楚這檔股票的價值是多少,你就不能碰。
如果你明白它的價值,就沒什麼可怕的。」
例如,很多人在股價 10 塊時買入,
但股價跌到 5 塊時因為怕繼續跌就會賣掉,
而按照巴菲特的理論,「一個東西,以前 10 塊你想買,
現在 5 塊錢你反而想賣,這很可笑,對不對?」
段永平說,如果這個道理沒有搞懂,就不要跑到股市裡白送錢。
投資不需要對什麼都懂
只要做「懂得事」
2009 年以 211 萬美元拍得與巴菲特午餐的投資人趙丹陽,
顯然認為這頓飯吃得很有價值。
他用「無價之寶」來描述這次會面。
趙丹陽用金庸小說來打了個比方,
《射雕英雄傳》中郭靖每次跟高手過招,
武功就會得到極大提高,他跟巴菲特吃飯,
也會得到類似啟發。他從巴菲特身上學到的包括:
成功的投資就是在正確的時候做出正確的判斷,並且要下重手;
以及投資時不需要對什麼都懂,只做懂的事。
2 次午餐,為了學會這 6 個投資觀念
2002 年和 2003 年 2 次參與巴菲特午餐會的收藏家
斯科特·迪爾森也總結過收穫。
他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向巴菲特學到了 6 件事情,分別是:
1. 找到並專注於你最為擅長領域,你最大的收穫必將來自其中;
2. 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投資品質最好的硬幣。
相比用很高的價格買一枚品質普通的硬幣,
更好的選擇當然是用公平的價格買一枚品質更好的;
3. 以長期持有的理念來投資,最好是抱著永遠持有的想法;
4. 耐心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等到最佳時機;
5. 在機會出現時,一定要儘快下手;
6. 只和你最為信任的人一起投資。
成功投資的關鍵:忠實於自己
2007 年參與了巴菲特午餐的對沖基金經理
蓋伊·斯皮爾後來在一本書中也談到巴菲特對自己的啟發。
他稱自己頓悟到了 5 個真理:
1. 堅持自己的原則;
2. 遠離瘋狂人群與噪音;
3. 永保童真與好奇心;
4. 培養並維繫有價值的人際關係;
5. 忠實於自己。
巴菲特在午餐時曾說:
「盲從大眾永遠比標新立異容易。
但認識自己並忠實於自己,才是成功的關鍵,
不管是投資還是其他什麼事情。」
投資時,最重要的是觀念
大家可以檢視自己的觀念是否正確喔~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每日經濟新聞》《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時,我頓悟的5個真理》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楊羽撰稿、顧一菲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