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全球生技醫療類股
在歷經 2010至 2015 年的大多頭後,
進入大幅回檔修正,
可是今年以來有浴火重生的跡象,
究竟是反彈,
還是多頭的號角再度響起?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生技投資聖經》作者羅敏菁指出,
生技醫療產業將因人口老化
健康相關需求增加而蓬勃發展。
根據聯合國統計,
至 2040 年全球人口結構
將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
而且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療也出現突破發展,
這些因素不會受到景氣興衰干擾,
這兩年的挫低應是長多過程的修正。
台灣生技業股本不大
有不少優質企業值得投資
台灣屬淺碟型市場,生技企業股本不大,
市況好時,資金蜂擁而入股價估值過高,
當大戶撤資拋售,股價又一蹶不振。
其實台灣已經有多家公司
進入臨床第三期試驗或拿到藥證,
整個產業包括新藥、學名藥、醫材、
保健食品、通路、醫美、生技服務與基因檢測,
有不少優質企業值得投資。
川普大改歐巴馬的健保
台灣新藥、醫療器材等可望受惠
市場需求的擴大會是點火的助力。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
將大改前總統歐巴馬的健保政策,
未來可望自海外
進口處方藥或鬆綁藥價管制,
美國醫藥和醫療器材的價格
將回歸市場機制,
台灣的新藥、學名藥、
原料藥、醫療器材可望受惠。
台政府重視生技業
計 2025 年
現有年成長率提升至 9%
再者,台灣政府重視生技產業,
提出以「連結未來、連結國際、連結在地」
為主軸的「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
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第 3 條修正草案,
以提升生技產業產值與競爭力,
計畫至 2025 年
由現有年成長率 6% 提升至 9%。
生技醫療指數尚在整理,
但具基本面題材的個股已陸續脫穎而出,
12 檔企業
漲幅超過 1 成
今年以來上市生技醫療股,
已有華廣漲幅 25.76%、神隆 15.14%、
康友 -KY1 2.68%、上櫃生技醫療股更是活潑,
基因 96.75%、晶宇 39.45%、易威 37.68%、
馬光-KY 31.08%,
其他尚有 12 檔企業漲幅超過 1 成,
可見在資金回籠的大牛市中,
生技醫療產業股本小和籌碼集中的特性,
仍是投信法人和中實戶的最愛,
可多留意布局。
美國生技股是產業指標,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 NBI 自 2015 年
7 月的 4,194 點歷史高峰反轉後,
到 2016 年 7 月的 2,514 最低點跌幅逾 4 成,
爾後震盪築底,2017 年以來悄悄揚升,
已經累積了 12.59% 的漲幅,
另一檔安碩那斯達克生技指數
(IBB)走勢也雷同。
生技春天再來
產業穩健前進
SPDR 標普生技 ETF(XBI),
從最高點到最低點跌了 51.53%,
今年以來 XBI 漲幅超過 20%,
符合華爾街多頭的定義;
SPDR 健康照護 ETF(XLV)
先前跌幅較少,今年漲幅也較小,
反映出這個次產業穩健前進的特色。
整體而言,生技的春天已經重現。
總之,全球將正式進入
老年化社會...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5 月號第 116 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