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資,都在生活中!觀察你的日常消費,就能輕鬆挑到 賺錢股,年賺 30%!

大是文化

大是文化

  • 2017-05-15 15:30
  • 更新:2017-05-15 15:31

最好的投資,都在生活中!觀察你的日常消費,就能輕鬆挑到 賺錢股,年賺 30%!

(圖/shutterstock)

作者: 許凱廸

 

21 歲時,我第一次投資股票

一路上 繳了不少學費...

我投資股票至今約六年,

剛開始接觸股票是在 2010 年,當時 21 歲。

就憑著股膽識,

拿著平日的儲蓄和從網拍賺到合計 20 萬元的本金,

開始買賣股票。

一開始當然繳了許多學費,

也經歷過股價腰斬甚至到「膝蓋斬」的慘況。

 

由於那時候都看新聞、

聽信法人發布的假消息買股票、

被政治議題干擾而賣股票

因此我深深明白菜籃族、

小資族、追高殺低族的投資心理狀態。

而在買賣策略上,

技術分析派、當日沖銷派、權證派、

某某概念股派,我也全都嘗試過,

最後就是通通「派」不上用場。

初入股市的前兩年,

唯一對自己的肯定就是,

我是個好納稅人,繳了不少證交稅給政府。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當時,我的本金 已輸掉一半

卻發現 新方法:在大賣場找標的

利用散戶的最大優勢,讓消費變免費

在研究所時期,是我股海生涯的轉捩點。

當時本金已輸掉 50%,

手頭上也滿是套牢的股票。

有趣的是,因為已經輸到沒感覺,

便很少看新聞媒體的股票訊息,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生活中的發現。

例如,走進大賣場,

發現大家都在買同一家品牌的日用品,

我就會把該品牌記下來,

回到股市裡找其供貨商,或是對應的企業。

 

不過,因當時自己多數資金套牢在電子股裡,

我便把這些心得告訴我的朋友,

讓他們去買股票。

沒想到,這些散戶朋友居然開始賺錢了,

後來我也開始用這套方法找標的。

 

"> )

 

換輪胎,發現「瑪吉斯」

買了股票竟獲利 16%

其中一個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是正新(2105)。

因為從大學開始,我就是騎摩托車通勤,

發現車子的原廠輪胎多半是由正新製造,

那時也喜愛看改裝機車討論板,

觀察到瑪吉斯(MAXXIS)的輪胎相當受歡迎,

而瑪吉斯就是正新的國際品牌。

後來我在 2011 年中,

以 77 元買進,最後獲利 16%。

 

從換輪胎的經驗讓我發現正新(2105),

賺到的錢可以讓我換好幾次輪胎。

這是投資生涯前期難得的勝利,

因為是靠自己去發現企業價值,

並轉為市場上的獲利,讓我更有成就感。

後來我便複製這樣的投資模式,漸漸轉虧為盈。

 

 

散戶的兩大優勢

第一:時間

在投資市場裡,散戶獲得的資訊,

通常是二手或三手的情報,

手上的銀彈也沒有大戶多,

在各方面條件都不利於散戶的狀況下,

想從股市裡賺錢的確不太容易。

不過,散戶也不是毫無勝算。

根據這幾年的投資經驗,

我發現散戶有兩大武器,

第一個就是「時間」。

 

畢竟法人有績效壓力,

所以需要結合公司派、

市場派跟媒體來拉抬特定標的,

但散戶沒有績效壓力,

如果投資體質良好的企業,

給它多一點時間,反而更有機會賺飽口袋。

 

; font-size:12px"> )

 

第二:消費經驗

然而,對比市場大戶,

散戶還有一個無敵優勢是消費經驗。

多數人認為,投資股票得研究財報、

公司基本面甚至得看懂K 線,

但一般人很難投入大量時間,

分析的能力當然很難勝過專家。

然而如果是根據生活經驗,

可就沒有專業不專業的問題,

你甚至比專家懂得更多。

 

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經驗都不同,

你經常消費的領域與其他人也不一樣,

這時,在這個領域裡你非買不可的品牌,

或不動腦都能想到的產品,

其背後的生產商或相關企業,

就是你最佳的投資指標。

 

就像我買入正新(2105)一樣,

我當時會買它的原因就是,

首先它是我不可避免的消費,

因為輪胎使用到一定的里程數不換都不行。

其二,在前面也提到,

瑪吉斯的輪胎在國內是許多機車族首選的品牌。

果然,它的表現也沒令我失望。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當你的錢、消息與盟友都不如法人時,

更該善用自己的優勢,

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這套「購物車選股法」

就是在挖掘 隱形冠軍

從你吃什麼、用什麼找標的,

從股市把生活支出賺回來

我把這套方法稱為「購物車選股法」,

簡單來說,就是從的生活或消費經驗中,

那些你非買不可,或是不可避免的消費裡,

挖掘市場中的隱形冠軍。

 

其實,生活中隨處可見投資的靈感來源,

且比起無法親自證實的新聞、法人情報,

多數更值得信賴。舉例來說,

上班族每天喝的星巴克咖啡或 City 咖啡,

屬於統一集團的旗下商品,

大家都願意每天買杯咖啡為自己提神,

若買的是統一超(2912),

相信憑它的獲利能力,

更能讓你精神百倍

(統一超的股價自 2010年 1 月至今已漲超過 220%)。

 

 

把買車的錢 拿去買車商股票

獲利夠你買 更好的車

再舉個例子,

在臺灣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輛車,

而最受歡迎的品牌,

非豐田汽車(TOYOTA)莫屬,

市占率高達三成。

 

如果你把買豐田汽車的錢省下來,

去買其代理商和泰車(2207)的股票,

不僅省下的稅金和停車費夠你搭計程車,

它的獲利在過去五年,

還足以讓你直接把豐田升級成雙 B

(以一台豐田汽車約 70 幾萬元的價格計算,

和泰車的股價自 2010 年至今已漲約 368%,

持有十張股票可獲利 284 萬元)。

 

 

 

像這樣從生活經驗,

挖掘不漲停、但漲不停的標的,

反而可信度更高,

畢竟自己的消費經驗,

是絕對不會騙人的。

 

 

 

本文擷取自: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

作者: 許凱廸  出版社:大是文化

 

 

本文由 大是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

大是文化

大是文化

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說: 「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把事做對。」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 「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這兩位大師的至理名言就是大是文化的出版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