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低量是常態爆大量反不妙

Money錢

Money錢

  • 2017-05-09 17:12
  • 更新:2018-07-26 14:33

台股低量是常態爆大量反不妙

(圖/shutterstock)

 

 

自從 2012 年政府重新倡議「證所稅」以來,

台股成交量能就持續低迷

之後主管機關陸續又推出許多將證券市場

「重覆剝皮」的政策,

加速資金外逃,台股量能更形萎縮。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3 張圖分析台股趨勢

從「散戶時代」進入「法人時代」

圖 1 為 2009 年至 2016 年 10 月,

集中市場的日平均成交量變化圖,

從 2009 年的 1,200 億萎縮至 792 億,

僅剩 3 分之 2

減少幅度高達 34%。

 

 

此外,集中市場的周轉率也是從 2009 年的 178%,

大幅下降至 54.64 %,

台股的冷清程度可以用冷凍庫來形容。
不過,在此低成交量、低周轉率的環境下,

加權股價指數卻依然力守 9000 點以上高檔,

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台股

已經由過去的「散戶時代」進入「法人時代」

法人成為市場主導力量,

而外資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目前法人(本國加外資)投資占台股的成交比重持續提高,

從 2009 年的 27.9%(本國 11.6%,外資 16.3%),

持續提升至目前的 48.1% (本國 17.5%,外資 30.6%)

同時期散戶(本國自然人)的比重則從 72.1%

下降至 51.9%,

整個台股由法人主導的態勢非常明確。

在不友善的政策沒有修改之前,

台股的「低成交量、低周轉率」的法人主導情況

將持續下去,因此過去針對「散戶時代」的

台股投資邏輯及情境分析,都要調整:

 

分析1:低量是常態,爆大量要小心

以前「散戶時代」的思維是「量先價行」,

先有量、才有價

如果上漲無量,則是價量背離,

行情無法持續,必須補量才能續漲。

不過,現在是法人市場,上面的觀念恐怕已經不適用,

法人的思維是「波段操作」、「長期持有」,

因此「低成交量、低周轉率」將是常態

爆出大量反而要小心。

 

 

分析2: 融資融券預測功能減弱

「融資餘額及融券張數」過去被視為散戶指標,

用來觀察散戶動態、籌碼穩定度及軋空行情。

從過去經驗而言,融資餘額在低檔,代表籌碼穩定,

有利於股價推升;

反之融資餘額在高檔,表示籌碼凌亂,股價上漲不易。

而融券張數增加,則有利於軋空及融券回補行情,

帶動股價推升。

不過,隨著法人市場來臨,

法人使用融資融券的比例不高(有借券市場),

加上散戶紛紛轉向使用「現股當沖」,

都對信用交易產生排擠效果。

目前大盤的融資餘額及融券張數

都持續下滑至歷史低點(如圖 3)

過去融資融券被視為散戶指標的預測功能已經減弱。

 

 

分析3 :法人青睞大型股、業績股

由於整體台股的流動性不足,

成交量能將持續往有流動性的大型股、

權值股、集團龍頭股集中,

小型股將越來越被邊緣化。

此外,法人著重財報數字的表現,

具有長期業績能見度、

以及經歷過景氣循環洗禮的業績成長股,

會比僅靠題材、想像的類股更容易獲得法人青睞。

 

大家都在買的時候,我真的要進場嗎?

運用 3 方法,不要傻傻被坑殺!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5 月號第115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