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年金保險不保險

Money錢

Money錢

  • 2017-04-27 10:10
  • 更新:2018-07-17 09:32

別讓年金保險不保險

(圖/shutterstock)

 

養兒不防老已成趨勢,

未來該怎麼辦?

以往高齡者辛苦一輩子就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但受到少子化及高齡化趨勢影響,

預估到了 2050 年我國高齡人口比率將達 35.7% ,

平均每 1.5 位青壯年人口就要負擔 1 位老年人口。

政府雖然清楚問題的嚴重與急迫性,

也已規畫「長照 10 年計畫 2.0 版」,

但基於財源不足,所包含的對象僅有 70 餘萬弱勢族群,

大部分國人仍無法藉著政府的社會政策而「老有所終」,

必須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奮鬥。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如何因應通膨、長壽等因素,

樂活晚年?

所幸,國內保險風氣及環境日趨成熟,

及早做好退休風險規畫,

慢慢成了國人接受且關心的課題,

若能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但要如何同時解決退休準備金可能因「通貨膨脹」、

「再投資」及「長壽」等因素而不足的風險?

 

目前唯一解是年金保險

目前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只有年金保險:

利用「增額年金保險」解決「通貨膨脹風險」、

「固定收益年金保險」解決「再投資風險」、

「終身年金保險」解決「長壽風險」。

相信未來如果出現結合 3 種年金條件的「實物給付」年金屋保險,

對民眾規畫退休將會更加有利。

 

 

過去年金保險被當成定存產品

瘋狂熱銷

2000 年之後,因為國內外經濟不景氣,

投資環境風險加劇,市場利率不斷下滑,

甚至因通貨膨脹造成實質負利率現象,

造就銀行保險業務崛起,

各類年金保險被當成定存商品銷售熱賣,

強調投保後 3 至 6 年即可領回高於銀行定存的本息以賺取利差。

表面上年金保險投保率及保費收入驚人,

實際上鮮少是真正為退休準備而購買,

賣「類定存」保單成了國內銀行業的「神奇寶貝」,

個個趨之若鶩,造就超過 6 成的新契約保費收入。

 

別再把年金保險當存款購買

依照需求,好好規劃退休所需

如今,主管機關已開始規範短年期「類定存保單」銷售,

無論是保險業者、從業人員,或者投保大眾,

必須開始改變思維,當市場利率回升遙遙無期,

人口老化日益嚴重,

面對政府未來雞肋般的老人社會政策,

民眾應該改變購買習慣,

不要再把年金保險當存款購買,

而是要好好規畫符合個人所需的終身年金保險,

才能確保未來可以真正過著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一生的規劃,

從年輕時做起!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4 月號第 115 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CMoney推出免費APP

> 【保險對夠好】

我們從保戶的立場成立保險資訊媒合平台,

希望幫助消費者保險買對不買貴,

也讓專業的業務員有機會服務更多消費者!

 

立刻掃描 QR code!

【IOS 系統】

【Android 系統】

 

追蹤FB粉絲團

即時學習更多保險小技巧!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www.moneynet.com.tw/